恐怖!澳洲外賣餐盒、不粘鍋確認「帶毒」可致癌?尤其這種紙盒!華人超市常見+熱銷!多人已中招
「老闆,要一份滷肉飯,外帶謝謝。」
「您好,您的外賣到了,麻煩取一下餐。」
…………
像這樣的對話,幾乎每天都飄蕩在我們的耳旁。
外賣,已經成為現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就餐選項。
外賣盒、外賣袋,自然也成了人們生活中最為常見的物品之一。
早上打包一份紙袋裝好的甜甜圈,中午點一份快餐外賣,晚上下班后捎一碗日式咖喱飯回家;
對於忙碌的上班族們來說,
即省去了自己做飯的麻煩,
又緩解了一天工作后的勞累與疲憊,
躺在沙發上摸著剛被填滿的肚子,都忍不住要感慨一句:外賣真是YYDS……
(Photo by Erik Mclean on Unsplash)
確實,小編相信,
沒有人會懷疑外賣這一生活方式的便利性,
細究的話,外賣食物的健康性,也是因人而異、因店而異、因菜而異;
但是,外賣包裝盒呢?
當你大口享用著外賣食物的時候,
有想過你此刻捧在手裡的包裝盒,
是否健康安全?
…………
如果沒有,
那麼小編建議你,以下內容可要仔細閱讀了…
一種生活中極為常見、卻也極為有害的物質,正來自你點的「外賣」…
曾幾何時,我們對外賣包裝盒的印象,
還停留在滿大街被人隨意亂扔的「白色垃圾」。
(快懂百科)
後來,隨著城市「視覺污染」,和不易降解的「環境污染」,
可降解的塑料盒應運而生,
甚至一些商家,在禁塑的要求下,
為食客提供紙質包裝盒。
比如,這樣的:
(示意圖,圖文無關,圖源:Ben Nelms/CBC)
這樣的:
(Photo by Aleisha Kalina on Unsplash)
又或是這樣的:
(Photo by Quin Engle on Unsplash?)
(示意圖,圖文無關,圖源:biggreenegg.eu)
和塑料飯盒相比,這種紙質包裝盒或包裝袋,
是不是顯得更高級、更安全、更無害?
事實可能出乎你的意料之外…
多家國外媒體報道,
經常被餐飲商家用來裝外帶食物的外帶盒或紙袋,
被證實有大量被稱之為「永久化學品」的有害物質 —
PFAS。
(Technology Networks)
(CBC)
(the Maine Monitor)
(Insider)
(CNN Health)
(Consumer Reports)
所以,這個PFAS到底是個什麼東東?
PFAS的全稱是:全氟/多氟烷基化合物
(per- and polyfluoroalkyl substances, PFAS)。
這類化學物質被認為是強表面活性劑,
具有防水、防油脂和防污漬的功能。
也正因此,PFAS被添加到用於盛放熱的油膩食品的紙製品中。
(NYC Food Policy Center)
此外還有像是潤滑劑、防污劑、防水劑、不粘鍋塗層和消防泡沫中,都有PFAS。
因此,除了外賣食品包裝之外,
像是地毯、化妝品、服裝,還有華人做飯炒菜最常用的不粘鍋等
各類常見的日用品中,
都有PFAS的身影。
與此同時,PFAS又是一組包含9,000多種人造化學物質的化合物,
如此強大的化學鍵,也意味著,
它們難以在環境中被完全分解,
也難以被微生物降解和被動物體代謝,
因此被稱為「永久毒物」;
但它卻能在人體中,隨著時間一起堆積。
(RiversideCA.gov)
可以說,在人們的家裡和身體里,都含有PFAS。
那麼重點來了,
這個在生活中隨處可見、無孔不入的PFAS,
對人類而言,意味著什麼?
答案很簡單:它是有毒的致癌物質。
(Applied Technical Services)
作為一類對人體具有較強毒性的化合物,
PFAS可以在人體內長期積聚並引起毒性作用,
從而誘導細胞膜病變、使人體膽固醇水平發生變化,
並導致心肌發育毒性。
有幾種PFAS 已被證明會導致癌症。
某些PFAS會對生殖系統有毒,損害胎兒的發育。
還有一些PFAS被科學家們質疑,可能會幹擾人體內分泌(激素)系統。
總結起來就是,
PFAS這種極為常見、又極為有毒的致癌物質,
對動物和人類的健康來說,如同一顆:增加患癌幾率、增加胎兒畸形幾率、
降低免疫功能、影響人體內分泌系統、
改變新陳代謝的「炸彈」。
(CBC)
更要命的是,由於PFAS在各個領域的廣泛使用,我們幾乎無法不接觸到,
且環境中殘留的PFAS,也可能通過生物鏈進入人體。
在澳洲,PFAS污染,就在我們四周…
致癌物質就在你我身邊
此前經澳媒The Age報道,Fairfax做過一項調查,
結果顯示,在澳洲有多達90多個地點,
被檢測出全氟辛烷磺酸PFAS毒素超標。
其中新南威爾士有25處,維多利亞有16處,堪培拉境內就有多達10處。
除了南澳之外,澳洲全境無一倖免。
(The Age)
十幾年來,澳大利亞一直將PFAS運用在,
軍事基地,消防站和高強度建築。
前幾年那場影響深遠、震驚全球的澳洲山火,
澳洲政府在大火中灑放的阻燃劑Phos-Chek,
其中就可能含有有毒化合物PFAS,
也正因此,Phos-Chek一直受到業界爭論,引起人們的擔憂。
(9 news)
由於PFAS是由著名的3M公司研發合成的,
在新州Newcastle附近的Williamtown,曾經也是3M公司的生產基地,
過去15年內,有50名當地居民確診癌症。
(ABC News)
可見,PFAS對於人體危害的殺傷力,有多大。
有人可能會說了,
既然PFAS的使用範圍如此之廣,防不勝防,
人類豈不是「沒救」了?
想避免PFAS進入體內,這幾件事少做或不做……
值得慶幸的是,PFAS雖然使用廣泛,
但其實我們日常接觸到的PFAS含量較低,
短期不會對人體造成較大影響。
只要儘可能的少做這幾件事,
就能很大程度地避免PFAS進入人體內。
第一件事就是,少用含有PFAS的包裝袋或者包裝盒盛放食物。
(Environmental Defense Fund)
明明含有PFAS的日用品那麼多,為啥單單點名外賣包裝盒/袋呢?
因為這些裝食物的包裝盒/袋,PFAS含量最高!
(Consumer Reports)
有研究人員發現,
當使用含有PFAS的包裝盛放食物時,
PFAS會從包裝上,轉移到食物中。
尤其當食物又燙又油的時候,
這種情況會發生的更快。
多倫多大學的研究人員也通過實驗研究發現,
在可降解的紙碗、
以及裝漢堡、甜甜圈等油膩食品的紙袋中,
PFAS含量最高。
(Per- and Polyfluoroalkyl Substances in Canadian Fast Food Packaging)
此外第二件事就是,
避免使用含PFAS的不粘鍋等廚具,
可選擇標註PFOA-free(不含PFAS塗層)的廚具,
或者選擇無塗層廚具。
近些年來,隨著科學家們對PFAS的深入研究,
人們對健康意識的逐漸增加,
社會各界對於日用品中減少PFAS用量、或者尋找替代品的呼籲,也越來越高。
PFAS甚至已經被全球大多數國家禁止使用,
比如丹麥在2019年時宣布,禁止在食物包裝袋中使用PFAS。
(NYC Food Policy Center)
因為證據不足的原因,
澳大利亞成為少數還沒有禁用該化學物質的國家之一。
因此,杜絕PFAS攝入體內,只能靠我們自己。
比如說,減少食用外賣食物。
曾有科學人員用2003年至2014年期間收集的10,000多人的數據研究得出,
在家吃飯更多的人血清中PFAS的平均濃度較低。
(Photo by Kevin McCutcheon on Unsplash?)
當然,
其中一些差異,可能與不同的地點、攝入不同類型的食物有關。
也不是說,因為食品袋中有PFAS,就不能吃漢堡、爆米花了,
食物本身沒有問題,
大家盡量避免使用含有PFAS的包裝紙就行。
*以上內容轉載自微悉尼,會火對內容或做細微刪改,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