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澳洲也要「拼爹」!你看澳洲總理的兒子都乾的什麼工作?
最近,一位華人博主在社交平台就「中國和澳洲哪個國家更講究人情關係」這一主題,分享了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引起了華人熱議…
另外,根據最近澳媒曝光的一組數據顯示:靠「父母銀行」實現首次購房的年輕人已經佔到了6成左右,平均下來,父母至少要贊助$10萬…
在澳洲也要「拼爹」?
華人發帖引熱議:
「其實澳洲更是個人情社會吧」…
據一位某書博主(@Van Kitchen 范廚房)表示:「過去30年,澳大利亞經濟迅速騰飛,對於流利使用英語的海外留學生來說,來澳大利亞讀書、就業、申請綠卡都是相對順利的。
然而,從2023年10月起,招聘數量減少,而求職者數量大幅增加,2024年的澳洲大學畢業生面臨著被稱為「最難就業季」的挑戰。
自從澳大利亞總理安東尼·阿爾巴尼斯上台後,他的獨子內森·阿爾巴尼斯也成為了各大名流晚宴的座上賓。
內森曾因進入澳航VVVIP休息室而引發爭議,去年8月,普華永道又被曝為他量身定製了一個實習崗位。
澳媒報道稱,2021年6月,內森在普華永道開始了為期兩周的無薪實習。
內森第一天上班就被安排在公司的核心業務部門——
經濟政策部,協助首席經濟學家Jeremy Thorpe工作。
據悉,阿爾巴尼斯在擔任反對黨黨首時,就與前普華永道政府關係主管Sean Gregory關係密切,內森能順利進入普華永道實習,也與他父親的人脈有關。
實習結束后,內森成功獲得了澳洲四大銀行之一聯邦銀行(Commonwealth Bank)的法務合規工作,並且表現出色。
所以,您還相信澳大利亞的家庭會在孩子18歲時就讓他們自立門戶嗎?
其實不然,澳大利亞的中產家庭對孩子的培養和支持,甚至超過了中國。你覺得呢?」
這篇帖子一發布,很快就吸引了不少華人的關注,其中一些人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有網友認為,無論在哪個國家,都有人情世故,只不過方式不一樣,
「澳洲的人情世故和國內不一樣,國內是吃飯,中間人介紹,澳洲是各種Networking要體現自己價值…」
「是,到處都是人情,但是不需要『送錢、送禮物、吃飯,有一樁要還一樁』的那種。怎麼說呢,就比如:我當初要拔智齒,我們家醫生介紹給他的專家好朋友,人家就刷了我的保險,額外沒收我一分錢。」
「是的,越呆的久越意識到,確實是人情社會,而且是個超級大的草台班子…」
「先不說有錢人,普通人找個工作都要推薦信,好的崗位早就內部推薦消化掉了。還有正常家庭的孩子,到了18歲除非自己想搬出去住,父母不會掃地出門,父母有能力也會給孩子買房。」
「其他州不知道,維州的Metro和Yarra Tram是全民皆知只有靠關係才能進去的,高工資高福利,所以說,人情世故哪裡都有…」
還有網友表示,這也是一些家長「砸鍋賣鐵」非要送孩子上私校的原因,就是因為接觸到的圈子不同,
「當然,不然上私校幹嘛,要的是圈子。」
「澳洲條件好點的老外,對孩子的支持確實很足的,有一次我去接送我弟弟妹妹小學放學,就是Mount Albert那個小學,人家老外聊天說,只要有能力貸款,都給孩子讀私校…」
澳洲人進入「拼爹」時代,
房產靠父母資助或繼承…
在很多人的印象當中,澳洲的普通年輕人應該是18歲獨立,自己找工作,買二手車,然後貸款買房,自己養活自己…
然而,根據金融比較網站Mozo公布的一份最新數據顯示:單身年輕人僅靠自己的平均工資,這輩子都別想在澳洲買房…
更令人擔憂的是,越來越多的購房者依靠父母來實現他們的買房夢,這一比例已上升到60%!
其中,要想在悉尼買房,父母至少要贊助$10萬…
據澳媒報道,投資銀行Jarden進行的一項針對282名抵押貸款經紀人的調查發現,大多數首次購房者都是通過「父母銀行」進入市場。
其中有大約15%的借款人使用了家庭援助,其中三分之一接受了擔保,三分之二接受了現金貸款或贈款。
Jarden首席經濟學家Carlos Cacho表示,首次購房者接受幫助的金額平均下來接近10萬澳元,
「實際上,一些家庭實際金額可能高於這個數據,就比如有的父母直接給子女全款買房,歸根到底,如果沒有父母銀行,年輕人買房將會變得越來越困難…」
University of Newcastle青年社會學家Julia Cook透露,在過去10年中,接受父母資助的購房者人數增加了5倍。
據報道,在全國範圍內,「父母銀行」平均提供大約7萬澳元。其中,新州是9.2萬澳元。
悉尼仍然是澳洲最難負擔的起的城市,僅有3.8%的房屋對於中等收入家庭來說是可負擔的,而對於拿著平均收入的悉尼家庭來說,想要攢夠20%的首付至少需要8年。
前不久,悉尼25歲小哥Bailey想要給自己購買一套公寓,令他感到意外的是,在周末看房子時,幾乎每個地方都有與他年齡相仿、大約30多歲的人也在看房,不過,他們身邊往往會跟著父母,這些人佔6成左右。
Bailey說,「我聽他們聊天提到,『我們可以出這個價,我們可以出那個價』,通常是在10萬澳元左右,我當時就在想,到底有多少人是得到了父母的幫助才買得起房?」
有網友表示,「我的父母幫我的一個兄弟湊了15萬澳元買房,所以我和其他姐妹想要買房的話,只能靠自己了…」
另一位網友說,「雖然我的父母沒有給我任何支持,但我認為家長應該多為孩子考慮,所以我一直都在為我的女兒存錢,只希望有一天能夠幫到她。」
在澳洲也需要「拼爹」!父母不僅在職場上提供人脈和資源,還能通過經濟支持幫助孩子更快實現買房夢想…
作為普通家庭的父母,想要讓孩子未來能過得更輕鬆、更好,大家還是得拼盡全力啊…
*以上內容系網友YOYO丫米自行轉載自媽媽幫澳洲,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