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州加大手術積壓清理力度!數萬患者被轉至私立醫院治療
隨著昆州政府加大力度清理大量手術積壓,成千上萬在公共選擇性手術等候名單上的人正被轉移到私立醫院接受治療。
在2022-23財年,公立醫院進行逾11萬例選擇性手術,包括胃腸病學、眼科、耳鼻喉科等手術,政府還將另外2.4萬例手術外包給私立醫院。
雖然78%的患者在臨床推薦的時間框架內得到治療,但6%的患者等待治療的時間超過一年。
令人震驚的是,在等待手術期間死亡的患者也在穩步增加,在12個月內有近1000人死亡或者未被聯繫。
去年,共有182,659名昆州人出現在緊急和選擇性手術等候名單上,其中包括1300名緊急入院患者。其中,2.2萬人被轉移到「另一家醫院」的等候名單上。
然而,與前一年相比,1.2萬名昆州人被移出等候名單的同時,名單上又增加了1.1萬人。在大流行期間所有選擇性手術暫停后,政府幾乎無法滿足手術積壓的需求。
衛生廳長芬提曼(Shannon Fentiman)將於周日宣布一項1億澳元的撥款,用於推進政府的手術連接計劃,該計劃將使昆州的手術準時率達到全國最高。
她說,「昆州的優異表現令全國人羡慕,其他州現在也在尋求通過類似的項目改善自己的選擇性手術候診名單。我們知道,通過與私人供應商合作,我們可以減少病人的等待名單,在某些情況下,昆州人可以在離家更近的地方治療。這意味著成千上萬的昆州人可以更快地得到他們需要的手術和醫療保健。」
在上一財年,轉至私人醫療機構的緊急眼科手術數量最多,為5180例。另有2350名公立醫院患者到私立醫院接受腸道相關手術,2340人接受骨科手術,2090人接受耳鼻喉手術。
從公立轉至私立醫院的手術包括2000多例泌尿外科手術、1550例普通外科手術和1450例婦科手術。自由黨國家黨的衛生發言人貝茨(Ros Bates)指責政府進行「無數次」關於醫療私有化的恐嚇活動,同時卻又在「秘密地進行」。
她說,「由於醫療系統危機和政府沒有解決方案,昆州人被困在等待名單上死亡,或前往其他城市或選擇私立醫院治療。昆州人有權公開和透明地了解工黨政府如何管理手術等待名單。」
*以上內容系網友風平浪靜自行轉載自1688 澳 洲 新 聞 網,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