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慘!砸了140多萬之後,被藤校「趕」回家…

2025年05月10日 15:14

大學被削減預算,很多家長還沒意識到這事兒多嚴重。

那我就講個朋友的真事兒吧。

我朋友在外企工作,雖然沒有趕上外企最風光的年代,但也算在大船沉沒之前抓住了最後一點時代的紅利,賺了點兒錢。五環外有一套170平的房子,賬戶里有幾百萬的存款。

養了小孩是個學霸,從小就不讓爹媽操心的那種,公立體系下卷高考,卷進了北京前5%,順其自然去了一所頭部的985。

朋友雖然工作在外企,但對教育不糾結,從來沒想過小孩成績既然那麼優秀,要砸鍋賣鐵給她托舉進全球TOP的名校。

國內讀大學沒什麼不好,自己國內普本,一樣在外企干中層。

按理說,這樣的家長不該有教育焦慮的。但是,最近他為了也快把頭髮薅沒了。

怎麼回事呢?因為缺錢。

他家小孩公立到985是真沒花多少錢,免費教育直接銜接國內本科,畢業滿打滿算也就兩三萬的學費。所以當小孩一心求上進,要去米國名校讀個碩博,朋友很從容地就答應了。

申請的很不錯,哥倫比亞大學。而且不是統計學這類著名的水碩,正經拿下了一個國家強需求的朝陽專業。

不過,為了避免對號入組,我在這裏就不多說了。

美國的碩士一般1-2年,朋友算了算成本一百來萬,攢了16年的學費一筆投入,換一張金光閃閃的文憑和牛逼哄哄的專業,這筆賬怎麼都划算…

於是,小孩本科畢業直接去了哥大。她申請的Master課程是2年的,今年畢業。

畢業后想繼續申博。因為朋友家是個女孩,全家都希望她藤校碩博連讀之後,進高校當個老師,從此生活穩妥。

然而2025懂王上台了,漫天飛翔起黑天鵝。教育要砍政府預算,第一個被刀的大學就是哥倫比亞——

4億美金,手起刀落,沒了。

除此之外,官宣的高校黑名單上還有9所,哈佛、喬治華盛頓、約翰霍普金斯、紐大、西北、加州伯克利、加州洛杉磯、明尼蘇達和USC南加大…

不過這些都不重要,要命的是哥大的4億刀,裏面大部分是科研經費。

錢沒了,科研項目就沒了;科研項目沒了,做研究的博士學位就沒了。朋友送小孩赴美,2年花了140多萬,結果碩士讀完博士的蹲坑塌了…

教授收回了招生的HC。

那,換個學校行不行?難。

一方面削減預算這件事不是針對哥大,米國高校是普遍在劫難逃,換個學校也不一定有蹲坑;

另一方面碩士已經讀到了藤校,博士很難接受排名不如哥大的學校,因為人喜歡爬高,心態很難接受走低。對學霸而言,尤其如此。

所以擺在她面前的選擇,刨了藤校刨了米國,就只剩下牛津劍橋這兩個選擇。且不說能不能申請到,國外高校躺平賺美刀基本不大可能了。

朋友跟小孩商量,要不就直接碩士畢業直接就業,PHD放一放再說。於是全家奔著這目標廣撒了一遍簡歷。

確實也收到了一些回應。但HR上來就問,有沒有身份。沒有?那不好意思。

繼續讀書沒有坑;想就業沒有身份;呢?朋友說,他們家沒錢沒關係,也找不到什麼太好的工作…

一個學霸,努了18年沒有一天鬆懈,進了國內外頂尖的大學,學的還是當下最熱門的專業,最後能混到走投無路,連自己都覺得失敗。

想留在米國學歷變現就得搞定身份。

美國留學簽證每年發給中國 30 萬,H1b 最後抽中的也就只有幾千。沒有身份再努力也是白搭,幸運的 2% 的才有機會留下。

快速搞身份現在很貴,金卡500W美刀,EB5少說也得要500WRMB…

當爹的掏不出這筆錢了。過不了這個檻,前期100來萬+700多天只能是打水漂。

不少人可能不太理解,覺得去米國讀書的人如果不是遇到不抗力,胡亂創業瞎投資把家裡搞破產,怎麼可能會差錢呢?其實並不是這樣。

@西城大媽 算過一筆賬——

美國碩士program的學費一般在3W—7W之間,生活費看地方,揮金如土這種不算,3W足夠絕大部分地方一年生活費。

這就意味著,美國讀碩士一年的成本是10W,所以一年制碩士70W能拿下,甚至還有點富裕,兩年制碩士也不到140W。

140W剛好是一線城市一套不怎麼樣的房子的首付。

為啥我用首付而不是保時捷作為計量單位呢?因為真的有很多人是在留學VS首付中二選一,指望把首付錢一把梭哈到留學,回來去留學中介還是去婚姻市場還是在小X書搞個XX學長/學姐的號把這個錢賺回來。

所以,一大部分出國讀碩的,都是為了留下當牛馬的中產二代,而不是家裡有工廠等著管的繼承者們。

中產二代,手裡沒有生產資料,就沒有沒有抗風險能力,手裡有個幾百萬根本經不起磋磨。遇到懂王這種黑天鵝,就算再完美的人生規劃,也得戛然而止了。

實在不知道說點什麼安慰朋友,我只是純純地惋惜——

時代的一粒沙,落在普通人頭上,就是一座山。

最近米國多所名校國際學生在毫無預警的情況下遭遇簽證被取消、入境受阻、甚至被ICE拘留遣返。而且在2024年,米國F-1學生簽證的拒簽率更是創下近十年來的新高,國際學生群體正面臨一場大動蕩。

懂王上任以來,米國留學負面消息接連不斷,估計在未來四年任期內都會是常態。@letsight

朋友非常後悔,如果早知道今天是這局面,當初985畢業肯定不讓娃爬藤,直接就地找工作,應屆本科畢業站在職場鄙視鏈頂端,說什麼也不會比現在更差。

彼時,手裡還握著140多萬的存款,熱門專業也正冉冉升起,人才稀缺還能佔個好坑…

然而,人生沒有如果。

-END-

*以上內容系網友會火自行轉載自Miki粥,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