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 涉足電商,馬雲震驚了
萬萬沒想到, AI 的盡頭是 帶貨。
OpenAI 在最近的版本更新中,增加了對購物功能的支持和優化(目前
已向所有可使用 ChatGPT 的地區的 Plus、Pro、免費及未登錄用戶開放)。
01
突破性的體驗升級
A.產品可視化:如果用戶在包括 電子產品、時尚、美妝、家居等在內的品類下詢問時,ChatGPT 會通過商品卡片的方式呈現出推薦商品列表。
B.商品個性化:ChatGPT 會基於用戶歷史偏好及上下文提升推薦列表中的商品相關性。
如果用戶在之前的對話中,表示過不喜歡某品牌或某種顏色,ChatGPT 會充分考慮到這一點,在商品推薦中自動過濾無關選項,大幅降低用戶交易摩擦成本,同時提升商品匹配效率。
與傳統電商平台相比,ChatGPT 的推薦準確率在測試中達到了 92%,而亞馬遜 2024 年的推薦系統準確率為 88%。
C.全網比價:作為用戶,你也許不用再打開 30個標籤頁或 App 來回在各大電商平台比價、精打細算。
ChatGPT 給出的商品推薦,會同時展示包括價格、評分、幾天送達,是否免運費等在內的各種信息。
不僅如此,推薦理由中還會聚合各大內容平台針對該商品 相關熱門評論等信息。
哇哦,It』s Amazing。
D.直達購買鏈接:當前版本,ChatGPT 還不支持直接付款。
點擊購買鏈接是跳轉至第三方商品頁面完成交易。
但誰敢打保票 OpenAI 未來不會推出 ChatGPT Pay 並實現交易閉環呢。
E.沒有廣告:官方強調所有商品搜索產結果均保持獨立客觀,而非廣告植入。
你別說,你還真別說。
經過驗證,至少目前來看,正如 OpenAI 自己所強調的那樣,它還 真 的 就 做 到 了 !
但也別高興太早,Altman 表示 OpenAI 為平衡中立性與商業化,未來不排除採用聯盟分成獲得傭金的方式。
02:
可能的生態顛覆
A.電商平台
首當其衝的就是電商平台,用戶再也無需打開 5 個 App 或 30 個 Tab 頁簽來回比價了,大幅縮短從需求到決策再到交易的需求閉環。
更重要的是,AI 基於用戶偏好和上下文的個性化商品推薦能力,再加上對於自然語言的理解,ChatGPT 對於傳統電商平台堪稱降維打擊。
潘亂老師曾經舉過一個 case 說:想在淘寶上搜一件黑色的,不粘貓毛,上面有口袋的 Polo 衫,但通過現有電商平台搜索完全找不到合適的結果。
這裏最難的是如何精準理解和處理『不粘貓毛』。
它得知道商品用的是什麼材質以及什麼材質不粘貓毛,是長貓毛還是短貓毛。
這個就非常適合 AI 大模型來處理,這也是目前電商平台最大的弱環。
你想啊,當用戶已經習慣了通過與 AI 對話這種高效的方式,誰還會回到過去的低效場景呢?
不過,大偉有一個疑問:電商平台們會選擇主動切斷流量嗎?
正如當年阿里巴巴先下手為強所做的那樣。
起因由於淘寶忌憚上游單一流量來源,所以主動選擇切斷百度及第三方導購網站。
要不我自己平台上的廣告賣給誰啊?
B. 搜索引擎
城門失火殃及池魚,搜索引擎不能幸免於難。
Google 財報顯示,2024 年電商廣告收 580億美元,而 ChatGPT 的無廣告推薦將徹底改變和重塑用戶的線上消費行為習慣。
當越來越多的用戶通過 AI 來替代傳統的搜索引擎時,搜索引擎對於流量的壟斷和議價能力將遭受重創。
事實上,也的確如此。
就在上周,有新聞報道稱:蘋果公司表示 Safari 瀏覽器中搜索量在 4 月份歷史首次出現下滑,而 Safari 默認內置的是 Google 搜索,於是市場應聲下跌 6%。
而且如下圖的 SEMRUSH 數據顯示:在線服務、教育、文娛媒體、科技互聯網,都是 ChatGPT 導流最直接的受益者。
這就叫:毀滅你,但與你無關。
C. GEO
既然 ChatGPT 中直接展示全網綜合評價的商品,那麼就有大聰明一定會想辦法產生專門針對 AI 習慣並得以在 AI 的推薦列表中獲得更高排名。
就像 Web時代的他們對搜索引擎做 SEO 那樣。
別說,還真有。
這個專業術語叫:Generative Engine Optimization(GEO)
GEO 指的是優化網站上現有的內容,以使其更適合被語言學習模型(LLM)掃描並用作來源,讓更多用戶能夠在 AI 搜索中發現內容並點擊訪問網站。
所以, 誰又能保證大聰明們不會通過巧妙的利用 GEO ,使他的『商品』出現在 ChatGPT 商品推薦列表中更靠前的位置呢?
或者說叫『廣告』更合適呢?
下圖展示了如何通過 GEO 讓一家披薩店出現在 AI 回答的最高優先順序,替代知名的紐約中央公園。
據 Gartner 數據預測,2026 年超過 33% 的網路內容將是以生成式 AI 搜索為目的而創建。
D.千人千面
目前傳統電商平台基於用戶畫像,將合適的商品/廣告推給合適的用戶,實現所謂的『千人千面』。
在我看來,本質上只是 『千人一面』。
因為當同一件商品出現在千人用戶的推薦 Feed 流中時,你我他看到的是一樣的商品標題、一樣的商品圖片、一樣的商品詳情。
但你知道,同一條促銷文案或同一個主打的賣點,不可能打動和轉化所有的潛在用戶。
為什麼不能通過 AI 生成十萬個甚至無限個消費場景、十萬個甚至無限個
職業形象、十萬個甚至無限
個人物屬性、十萬個甚至無限個細分地域特徵等等。
將這些無限元素組合生成 N*N 無限矩陣,實現
不同用戶 在 不同時間
即使看到的 同一件商品 的推薦或廣告,也是
完全不同的商品文案、完全不同的商品圖片、完全不同的商品標題、完全不同的商品詳情呢?
這不才是真正意義上的 『千人千面』甚至『一人萬面』嗎?
E.算力需求市場將更高大更強勁
最近,一位網友問 OpenAI CEO Sam Altman :「我很好奇,人們在和模型互動時頻繁說『請』和『謝謝』,到底會讓 OpenAI 多花多少錢的電費?」
Altman 回復說:千萬美元。
連處理如此簡單的『請』、 『謝謝』,都需要花費如此巨大的算力和花費,很難想象 AI 生成無限文案、圖片並成功 匹配到 合適的用戶,實現真正的 千人千面需要消耗多少算力?
恐怕是一個天文數字。
F. 我們又贏了?
市場存在著如此巨大的算力需求,再加上最近老美對華禁售英偉達晶元(當然了,老美對華禁售英偉達晶元並不是最終目的,終極目標是限制我們快速發展的 AI 能力)。
這將給國產晶元產業帶來可遇不可求的機遇,更快倒逼國產晶元迎頭趕上。
就像過去的晶元禁令政策,反而誕生了堪稱 『SputnikMoment』的 DeepSeek 一樣。
SputnikMoment:Sputnik 是蘇聯於 1957 年發射的世界第一顆人造衛星的名字,這背後是美國對自身在關鍵技術領域,如人工智慧、半導體、量子計算等可能被中國超越的危機感。
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吧!
03
暢想 ChatGPT
數據顯示,ChatGPT 周活用戶 2.3 億,其中 30% 的對話涉及消費決策,如果 ChatGPT 把這部分流量導向商家后再收取 2% 的服務費,該業務年收入將突破 50 億美元。
ChatGPT 是否將乘勝追擊,在電商賽道,繼續做大做強?
但顯然OpenAI 志不在電商,也令有打算:推出 社交網路。
沒錯,究其原因是『數據』。
畢竟,馬斯克有 Twitter/X 的數據,Meta 有 Facebook/Instgram 的數據,連 Google 都有Youtube 的數據可用,國內元寶也有微信獨家數據。
Altman 想想就頭大。
既然都不讓用,那就自己搞一個社交平台好了。
不過,如果 OpenAI 是一家 A 股公司,那打法就簡單粗暴直接多了。
『OpenAI 將運用抓手去串聯各部門的勢能,在應用層擊穿用戶心智,培養用戶行為習慣,提升用戶體驗,解決用戶痛點,拉齊認知,做厚生態,通過這套落地組合拳打法(搞商城、推支付、整小額貸),實現最終的價值交付,並打造出差異化快速再增長的第二曲線』。
A. 搞商城
未來 OpenAI 會親自下場推出 ChatGPT 商城嗎?
亦或對商品實現 ChatGPT 自營嗎?
參考下抖音、快手們過往的套路和打法:首先支持用戶開櫥窗、放開第三方鏈接。
再試運營站內小店實現交易閉環。
最後嚴禁所有站外鏈接。
B. 推支付
OpenAI 未來會
實現商品交易閉環嗎?
如抖音過往的套路和打法:
C.整小額貸
有了商城和支付,下一步自然要推出小額貸業務,名字就叫:Open 貸———是人就給貸。
家人們,驚不驚喜?刺不刺激?意不意外?
*以上內容系網友YOYO丫米自行轉載自大偉說電商,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