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爾本已失去往日榮光,除了這一優點,一無是處
資深評論員抨擊
近日,澳洲知名諷刺媒體Betoota Advocate的主編Clancy Overell發布了一篇評論文章,直言墨爾本「已經變醜」,並諷刺墨爾本「最大的優點就是酒吧還不錯」。
他說,墨爾本自疫情封鎖以來就「失去了往日的光彩」,這個變化「大家都看得出來,除了墨爾本人自己」。
他寫道:「當一座城市如此醜陋的時候,就需要靠繁榮的夜生活來彌補風景優美的海港或海灘的缺失。」
他還拿布里斯班的布朗河(Brown Snake)來對比:「儘管這條河每五年就會淹一次,但它蜿蜒穿城而過,閃閃發光,算得上是昆州經濟的一大資產。」
「反觀墨爾本,現在還有什麼拿得出手的?是Smith Street專註于最小眾亞文化的喜劇節?還是奢華的賭場?」
「墨爾本現在甚至都不再說他們『擁有最棒的咖啡』了。」
Overell雖然承認墨爾本的「酒吧還行」,但也順帶嘲諷:「這或許恰恰說明了文化的匱乏。」
Overell還提到,墨爾本街頭現在隨處可見「出租」的招牌,許多餐飲和小生意撐不下去,整個城市曾經引以為傲的體育、藝術和美食相融合的文化魅力,正逐漸流失。
他甚至半開玩笑地建議墨爾本應鼓勵更多希臘和義大利移民,以重振文化氛圍,改善夜生活。
儘管言辭尖銳,但Overell特彆強調他的批評只針對墨爾本,並稱讚了維州的區域城市。
這番言論也引發了網友熱議。
維州一位公關經理Felicia Coco表示:「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墨爾本人,你說得真的很對,說實話挺讓人難過的。也許我們繼續把小生意稅死,情況就能好轉了?」
她還調侃,現在墨爾本唯一「蓬勃發展」的可能是「隨處可見的塗鴉文化」。
另一名網友也認同:「說實話,餐飲、音樂、文化產業的壓力是真的大。我也常常忍不住哀嘆一番。」
當然,也有人跳出來為墨爾本辯護。
有人寫道:「非維州人諷刺墨爾本真的很努力啊,但就算是諷刺,也沒get到我們到底有多酷。」
還有人反過來嘲諷悉尼:「說來也奇怪,我每年都有一兩次突然對墨爾本又燃起熱情,那就是我必須去趟悉尼的時候。晚上九點後走在悉尼街頭,簡直像末日紀錄片《人類消失后的世界》,空空蕩蕩像廢墟一樣。」
儘管爭議不小,但這場關於「墨爾本是否失去魅力」的討論,似乎才剛剛開始。
*以上內容系網友指點山河自行轉載自墨爾本微生活,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