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德上榜! 澳洲5城躋身全球最難買房城市

2025年05月20日 14:39

據《DailyMail》5月19日報道,五座城市入選全球住房最難負擔地區前15名,凸顯本土購房困境。

本周發布的《2025年Demographia國際住房可負擔性報告》顯示,均位列全球房價最難負擔城市榜單。

悉尼總體排名全球第二,僅次於香港。阿德萊德位居第六,墨爾本第九,布里斯班第十一,珀斯第十四。

(圖片來源:網路)

除珀斯被列為”嚴重不可負擔”外,其餘四座首府城市均被歸類為”極度不可負擔”。

報告指出:”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市場的不可負擔性甚至超越紐約、倫敦、芝加哥等國際公認高房價城市。”

這份由Chapman University人口與政策研究中心發布的年度報告,對比分析了澳大利亞、紐西蘭、英國、美國、加拿大、中國、愛爾蘭及新加坡共95個主要住房市場的中位房價與家庭收入中位數比值。

報告主筆Wendell Cox指出,悉尼長期穩居全球住房最難負擔市場行列:”過去17年中有16年,悉尼在主要市場中位列不可負擔性前三甲。即便是最小市場阿德萊德,其中位房價已達家庭收入中位數的10.9倍(在95個市場中排第90位),達到’極度不可負擔’級別。”

研究發現,隨著房價自1990年代起遠超家庭收入增長,曾普遍存在於發達國家的中等收入群體購房能力已顯著下降。

報告分析指出:”在高收入國家,中等收入家庭購房曾屬常態,彼時房價與收入基本匹配。但自1990年代以來,房價暴漲——尤以早期實施城市遏制策略的市場(如舊金山、悉尼、倫敦)為甚——目前住房成本已達家庭收入的9-15倍。”

研究中心主任Joel Kotkin將這一趨勢歸因於限制性規劃與土地使用政策:”Demographia報告表明,在英美、加州、華盛頓、俄勒岡、科羅拉多、紐西蘭、澳大利亞及加拿大大部分地區等實施此類政策的區域,結果堪稱災難——至少對潛在購房者而言。”

研究人員指出,”城市遏制”策略(包括綠化帶政策、分區限制及增長邊界劃定)是推高房價的核心因素,尤其當這些政策限制城市邊緣區住房擴張時。

Cox表示:”幾乎所有’嚴重不可負擔’住房市場都遵循城市遏制模式。由此導致的土地稀缺推高價格,在臨近城市增長邊界的區域尤為明顯。”

報告發現,在舊金山、悉尼和倫敦等市場,中位房價已達家庭收入中位數的9至15倍。土地價值被確認為這些區域最主要的成本驅動因素,在原有受限區域附近獲准開發的區域地價飆升現象尤為突出。

研究團隊同時對在現有城區建設高密度住房是否真能改善可負擔性提出質疑。他們警告稱,若此類住房對多數中等收入者仍過於昂貴或缺乏吸引力,根本問題將無法解決。

突發:阿德三車相撞,早高峰通勤擁堵數公里!

據5月20日早新聞報道,一起三車相撞事故導致阿德萊德南部進城方向交通嚴重延誤,車流回堵長達數公里。

阿德南郊通勤者遭遇重大延誤,Southern Expressway的O’Halloran Hill路段發生三車碰撞事故。

隨著早高峰持續,通勤者報告該路段交通陷入停滯狀態。

社交媒體上,道路使用者紛紛發出警告,稱擁堵”綿延數公里”,呼籲其他通勤者避開該路段。

圖文來源:dailymail,The Advertiser

原文鏈接:https://www.dailymail.co.uk/news/article-14723537/Australia-city-global-ranking-unaffordable-real-estate.html

https://www.adelaidenow.com.au/truecrimeaustralia/police-courts-sa/crash-on-adelaides-southern-expressway-causing-traffic-chaos-for-citybound-commuters/news-story/d927a8b95d3e5ab7a59dc2c391d69cc5

*以上內容系網友澳洲一點通自行轉載自阿德萊德bbs,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