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尼25個街區富豪扎堆,收入驚呆澳洲網友

2025年05月20日 14:54

如果你覺得年薪百萬已經是「人生贏家」,那你可能低估了港邊那群真正的「頂級玩家」。根據一份對官方收入數據的分析,

悉尼收入最高的那1%人群,年均收入超過500萬

而在全悉尼有25個街區,最富有的1%人群的年收入都超過了200萬澳元!

冠軍街區是誰?

答案是Bellevue Hill!

這裏最頂尖的1%居民,平均年收入竟然高達750萬澳元。緊跟其後的是隔壁的Rose Bay-Vaucluse-Watsons Bay,收入也達到了640萬澳元。

而在悉尼CBD北部的Millers Point和Barangaroo 一帶,也有一批高收入「金領」,平均年收入約520萬澳元。

對比一下全市平均水平就知道差距有多大了:悉尼全體收入者的平均年收入是82,000澳元

年收入中位數是58,200澳元

而全悉尼最富有的1%人群,平均年收入達到了105萬澳元

為什麼最富有的1%人群喜歡住在港邊?

城市經濟學家Terry Rawnsley一語道破天機:「有錢人喜歡海港景,住這兒還能傳遞一個信號:我很成功!」對,他們不僅僅是為了風景,更是在展示地位和實力。來看看幾個具體數字有多驚人:Bellevue Hill的頂級1%只有108人,他們一年就賺了 8.12億澳元;

在高檔住宅密集的Mosman(郵編2088),前1%的215人總收入也達到了9.33億澳元。

這些數據都來自統計局的2021-22年稅務記錄,只統計了稅前個人收入,還沒包括房產、股票這些「隱形財富」!

你可能已經猜到了,

這些富人區的房價也高得離譜。

在Domain的房價報告中,Bellevue Hill 的中位房價是全市最高:963萬澳元;緊隨其後的Vaucluse地區,也高達730萬澳元。

不過有意思的是,不是所有富豪都愛港邊風景線。悉尼的西北,比如Dural-Kenthurst(年均260萬) 和Glenhaven(190萬),也吸引了不少高收入者。

研究員Mark McCrindle解釋說:「不是人人都要海港和沙灘,有些人就想要大房大地,這種空間感是要用真金白銀換來的。」

這些「金字塔頂端」的收入數字聽起來令人咋舌,但也暴露出另一個現實問題:貧富差距拉大,

悉尼成最不平等首府城市

數據顯示,在悉尼,收入最高的1%人群,佔據了全市12.8%的總收入(比上一年還漲了0.6個百分點)。相比之下,是10.8%,只有9.1%,全國平均為10.3%。

可以說,悉尼的貧富差距正在加大,而且比其他城市都更明顯。

其實,不止城市,偏遠地區也有「超級富豪村」:比如在Upper Hunter的Scone,最富的1%人群平均年入達420萬澳元!

在拜倫灣附近的Bangalow和Robertson-Fitzroy Falls區,也都有接近 160萬澳元的頂級收入。

而澳洲全國最誇張的富人區是的Cottesloe,那裡的前1%年均收入是驚人的1600萬澳元!有錢程度直接翻倍。

最後提醒一句:這些收入平均數,其實很多時候都被超級富有的「前0.1%」拉高了。也就是說,一兩個超級賺錢的企業家,就能把整個街區的收入水平「抬上天」。

在悉尼這座光鮮亮麗的大都市背後,是越來越明顯的兩極分化。一邊是坐擁港景、動輒年入幾百萬的頂尖富豪;另一邊,則是為房貸、生活成本焦頭爛額的普通打工族。

如果不從根本上解決住房供給、基礎設施和財富分配問題,那麼「最宜居城市」的美譽,恐怕也難以掩蓋「最不平等首府」的現實。

*以上內容系網友會火自行轉載自資訊,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