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萬耳環45萬手鐲過億豪宅 網吁徹查18歲女星
1
近日,05后演員黃楊鈿甜在成人禮上佩戴的一對耳環,成功吸引了大眾的目光,並引發了一場全網熱議的風暴。
隨著事件的發酵,越來越多令人震驚的細節被網友扒出。
從45萬的手鐲到過億的豪宅,背後所牽扯出的家庭背景及經濟來源問題,引發了廣大網友的強烈質疑,呼籲相關部門徹查的聲音此起彼伏。
1.5月11日,黃楊鈿甜在社交平台上滿心歡喜地分享著自己成人禮的照片。
然而,讓她始料未及的是,網友們的關注點並沒有完全集中在她美好的青春模樣上,而是被她耳朵上那對璀璨奪目的綠寶石蝴蝶耳環深深吸引。
這對耳環被眼尖的網友迅速扒出,竟是來自著名奢侈品牌GRAFF格拉夫的經典款,其公價高達230萬。
對於普通上班族而言,月薪若為1萬,不吃不喝需要近20年才能攢夠購買這對耳環的錢;
在一些小城市,這足以支付一套房子的首付;
甚至對於不少普通家庭來說,這筆錢能夠保障小半輩子的生活開銷。
對於普通上班族而言,月薪若為1萬,不吃不喝需要近20年才能攢夠購買這對耳環的錢;
在一些小城市,這足以支付一套房子的首付;
甚至對於不少普通家庭來說,這筆錢能夠保障小半輩子的生活開銷。
可如今,這對昂貴的耳環卻被一個年僅18歲的小花隨意地戴去學校參加成人禮,並且還特意強調「是找媽媽的」,這怎能不讓人感到疑惑和好奇?
問題的關鍵恰恰就在於這句「媽媽的」。
黃楊鈿甜年僅18歲,即便從童星時期就開始拍戲,其片酬真的能高到讓媽媽可以輕鬆購置230萬的耳環,將其當作「日常首飾」嗎?
而黃楊鈿甜卻如此隨意地佩戴著這對昂貴耳環,一句「媽媽的」所展現出的底氣,實在是讓人忍不住探究其背後的緣由。
隨著事件的持續發酵,網友們的好奇心愈發強烈,開始對黃楊鈿甜的家庭背景展開了深入挖掘。
黃楊鈿甜之父楊某,昔日為雅安經合外事局的公務員,在職時承擔對外招標工作。
其母親則經營著企業,而她的舅舅,更是因涉及走私證件而鋃鐺入獄。
更值得注意的是,網友們深挖舊照后發現,早在2016年黃楊鈿甜走秀時,她的媽媽就已經佩戴著梵克雅寶的項鏈與耳環了。
經查詢,那條項鏈價值約26萬,耳環價值約24萬,兩者相加,總價超過50萬。
而到了2017年,其母親在微博上曬出自己製作戒指的照片時,桌上赫然擺放著卡地亞的滿鑽手鐲,這款手鐲的價值高達45萬。
令人深思的是,2017年恰好是黃楊鈿甜的父親下海經商的第一年。
這一系列發現,不禁讓網友們心生疑問:一個公務員家庭,在其在職期間,家屬就能佩戴價值高達50萬的珠寶,這是否合理?
更何況,如今他們一家居住在深圳波托菲諾純水岸別墅,隨便一套別墅的價格都在上億。
面對如此昂貴的房產,珠寶或許還能被質疑為高仿,但房子卻是實實在在無法造假的。
2.
除此之外,時間線的巧合更是讓人心生疑慮。
2013年雅安發生地震后,黃楊鈿甜的父親承擔起災后重建招標工作。僅過一年,即在2014年,他就創立了影視公司,且其母企業的業務與招標工作有著一定聯繫。
有網友言辭激烈地表示:「倘若這真的與災款有關,那性質可比曲婉婷的母親還要惡劣,實在是令人寒心。」
在娛樂圈中,黃楊鈿甜的演藝之路似乎也並非一帆風順,充滿了爭議。
原本電視劇《楚喬傳》中小楚喬一角定的是葛莉莎,她與趙麗穎長相極為相似,形象十分貼合角色。
然而,就在即將開拍之時,這個角色卻突然被黃楊鈿甜替換。
這一臨時換角事件,再加上如今的耳環風波,讓網友們更加堅信黃楊鈿甜背後有著強大的背景支撐。
面對這場來勢洶洶的輿論風暴,嘉行傳媒作為黃楊鈿甜的經紀公司,卻始終保持沉默,沒有採取任何公關措施。
倘若這對耳環真的只是淘寶上價值82元的普通仿品,按照常理,嘉行傳媒早就應該發布通告進行澄清了;
即便耳環是高仿品,他們也完全可以找一個所謂的「小眾設計師品牌」來進行解釋。
隨著事件熱度的不斷攀升,雅安市相關部門迅速介入調查。
5月15日,經合外事局予以證實,楊某自2017年辭去公職后便下海經商。直至今日,其本人與家屬的收入狀況和原單位毫無瓜葛。
在網友們看來,雖然楊某已經辭職8年,但諸多疑點依然存在。
2013年負責災后重建招標,2014年開辦影視公司,2017年辭職經商,這一系列事件的時間節點緊密相連,讓人難以釋懷。
楊某曾任職的經合外事局主管的工作與他妻子所在的生物科技企業以及他自己開辦的影視公司,在業務上似乎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這不得不讓人懷疑是否存在權力尋租的可能性。
從公務員家庭到能夠輕鬆購置數百萬的珠寶以及上億元的豪宅,如此迅猛的財富增長速度,在缺乏合理、透明解釋的情況下,實在難以讓人信服。
3.
此外,對於這對備受爭議的耳環,也存在諸多細節上的爭議。
奢侈品鑒定博主通過比對發現,照片中的耳環存在一些疑點。
例如,正品 GRAFF耳環在耳夾處通常會有品牌刻字,然而在黃楊鈿甜曬出的照片中,卻並未清晰顯示這一關鍵特徵。
同時,GRAFF官網並未明確公示該款耳環的定價。
而在二手交易平台上,同款耳環的標價雖超100萬元,但價格波動較大,這也讓耳環的真實性變得更加撲朔迷離。
在這場輿論風波中,公眾的關注點早已不僅僅局限於一對耳環的價值。
它所反映出的,是大眾對於公務員家庭財富來源的高度關注,以及對權力監督與社會公平的深切期望。
黃楊鈿甜事件雖然目前尚無確鑿的司法證據,但它卻如同一個導火索,引爆了公眾對於公務員親屬經商監管漏洞的擔憂。
儘管楊某辭職已滿8年,從程序上來說並無違規之處,但他經商領域與原職務的關聯性卻缺乏透明化審查,這無疑為權力尋租留下了潛在的隱患。
如今,這場由230萬耳環引發的風波仍在持續發酵,網友們紛紛呼籲相關部門能夠徹查此事,還原事情的真相。
公眾並非是單純的仇富,他們真正在意的是財富的來源是否合法、透明,是否存在利用權力謀取私利的行為。
在這個追求公平與正義的社會中,每一個公民都有權利知曉真相,每一個家庭的財富積累都應該經得起公眾的審視。
- 🔥澳洲禁聞安卓APP,其它網站沒有的澳洲禁聞
- 🔥華人必看:中華文化的颶風 幸福感無法描述
- 🔥解鎖ChatGPT|全平台高速翻牆:高清視頻秒開,超低延遲
- 🔥免費PC翻牆、安卓VPN翻牆APP
- 🔥治國大道:修身、齊家、管理、治國的大智慧
來源:聽雲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