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貿易協議背後驚人真相

2025年05月20日 22:56

【名家專欄】深入剖析美中貿易協議2025年4月2日,總統唐納德‧在白宮玫瑰園手持圖表就問題發表講話。(Brendan Smialowski/AFP)

最近,和唐納德‧(特朗普)政府在宣布達成雙方時都發出了勝利的聲音。雙方回到各自的首都,吹噓他們所取得的成就。實際上,這與其說是一項貿易協議,不如說是暫時停火,暫時停止敵對行動。

和中方持續不斷地採取了一系列升級行動,將關稅提高到了三位數的百分比,實際上起到了貿易禁運的作用。如今雙方達成的這個協議包括將關稅降至升級前的水平。因此,儘管有廣泛報導稱將關稅提高到了30%,但這是不準確的。目前,中國產品的關稅水平普遍為55%,高於25%,因此才有媒體普遍報導的30%,其中對美國產品的關稅提高了10%。雙方的所有其它報復性關稅都被收回。

除此之外,雙方都沒有取得什麼成果。中方同意討論美國對芬太尼問題的關切,但不久后又表示這是美國的問題,而不是的問題。雙方同意成立一個工作組或機制來進行進一步談判,然而具體談判內容似乎有意含糊其辭。在此前的禁運之後,中國恢復了稀土金屬的出口。儘管美方吹捧中國向美國商品開放市場並減少非貨幣壁壘,但這似乎與中國大力減少對非中國產品依賴的做法完全相悖。

那麼,考慮到終止報復性關稅之後的模糊可交付成果,中美貿易的未來究竟會朝哪個方向發展呢?

川普政府試圖與中國實現什麼目標,這仍然是個謎。如果我們拋開在瑞士談判的頭條新聞不談,看看政府目前採取的行動,很明顯他們正試圖與脫鉤,並向其它國家施壓,要求它們也這樣做。

就在日內瓦談判前不久,美國宣布了與英國的貿易協議,其中幾乎沒有新的內容,關稅方面也沒有變化。不過,該協議確實包括了美國對中共在英國投資的否決權。中共政府不僅表達了對新協議的不滿,還對其它參与類似安排的國家進行威脅。

川普政府正在推動其它國家採取類似政策。加拿大和墨西哥的一個主要癥結在於,它們在涉及中共發起的、轉運、毒品執法和情報泄露等方面政策不夠嚴厲。韓國和已經加強了對轉運活動的執法檢查。這是繼對伊朗和委內瑞拉等向中國出售受到西方制裁石油的國家實施金融制裁之後的又一舉措。

而在美國國內,川普政府正努力促進投資,以實現關鍵產業的重新布局。今年第一季度,國內私人投資接近1.1萬億美元,創歷史新高。在計入試圖抵禦新關稅而大幅增加的進口活動之後,國內生產總值會因新增投資而大幅增長。看來,美國政府的目的是放寬商業法規,將大量企業從風險較高的合作夥伴轉移到美國本土。

因此,除了在新聞稿中表示華盛頓希望與中國政府達成協議之外,美方似乎更專註于與中共進行實際的脫鉤。

最近有新聞報導稱,包括太陽能電池板和其它設備在內的(中制)電力元件中存在後門軟體,可以用來做各種各樣的事情,比如癱瘓美國的電網等。鑒於中共不僅在積極與美國脫鉤,而且還在積極與其它國家脫鉤,希望中國的經濟和安全政策有所改變似乎是明智之舉,但也要做好它不會改變的準備。

這個協議應被視為早期步驟,而非終點。川普政府將何去何從,與中方達成何種協議(如果有的話),仍然有待觀察。不過,可以確定的是,這些行動表明了川普政府對中共的深切關注,以及儘可能與其脫鉤的真實願望。

作者簡介:

克里斯托弗‧鮑爾丁(Christopher Balding)曾任越南富布萊特大學(Fulbright University Vietnam)和北京大學滙豐商學院教授。他的研究領域涵蓋中國經濟、金融市場和技術等。他是總部位於倫敦的英國外交政策研究智庫「亨利‧傑克遜協會」(Henry Jackson Society)的高級研究員,他曾在中國和越南生活十多年,後來移居美國。

原文: Breaking Down the US–China Trade Deal 刊登于英文《大紀元時報》。

來源:英文大紀元專欄作家Christopher Balding撰文/信宇編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