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女留學生不顧父母反對在澳參軍!表示「我要保衛這個國家!」

2018年11月23日 15:19

來源:聚澳傳媒

女生參軍,保家衛國,並不是一件稀奇的事情,自古就有木蘭從軍嗎,但是說,一個女生,在澳留學期間,加入了軍隊….這樣的事情可能很多人還是第一次聽說。

來自於中國上海的Vivienne2005年來到澳洲求學,和大多數的選擇一樣,她學的是商科,在就讀會計專業,畢業后,按部就班的在找到了一份和專業對口的工作,生活平靜,穩定,直到這一天….

有一天下班,正巧看到了一個徵兵啟事,從小到大,我從來沒有做過什麼特立獨行的事情,不知道為什麼,看到這個廣告,我心裏就像燒起了一把火一樣,有一種難以言喻的衝動,於是我就去了墨爾本的徵兵辦公室——Vivienne Clark

1980年出生的Vivienne,家裡還是比較傳統的,對於她從軍的這個想法,家裡十分的反對,尤其是她的母親。

當個辦公室職員,有穩定收入,以後再找一個好人家嫁了,這才是家裡給她的人生規劃,只不過,從小聽話的女兒,第一次的「叛逆」就做出了如此之大的改變。

但最後,Vivienne還是說服了家裡,同意自己的志願,就這樣,2008年的6月份,她正式的參軍了,開始接受正規的統一訓練,也就是說,進入了新兵營。

和電影裏面的完全不同,剛進入新兵營時,我得知自己是整個基地唯一的一個中國人,還暗自擔心過會不會有歧視啊,有人看不起自己啊,會不會有老兵欺負新兵等等一系列事情。

可是訓練了一段時間之後,發現完全和自己想象的不同,軍隊中雖然訓練也很辛苦,但是相對的十分人性化,因為哪怕是訓練新兵,也會嚴格遵守工作條例,什麼溫度,什麼天氣可以訓練多長時間,進行多少的室外訓練,多少的室內訓練,甚至於連每天訓練多久都會嚴格遵守規定。

最讓我感到溫暖的事情是大家的幫助,我參軍那年,是第三年來到澳洲,英語並不好,尤其是面對一些俚語,完全聽不懂,可是戰友們並沒有嘲笑我,而是積極地向我提供幫助,如果我哪個單詞聽不懂,不明白,很多人都會不厭其煩的一次又一次的給我解釋——Vivienne Clark

結束了新兵的訓練,Vivienne正式入伍,成了澳洲軍隊的一員,澳洲的入伍方式和國內不同,是根據個人考核分數來決定,分數高的,可以申請更好的職位,比如說飛行員、導航員,有相關專業文憑的比如工程和技術專業可以申請相關專業的技術兵種。

最後Vivienne成為了一名行政管理,從基層做起。

第一支服役的部隊是空軍基地37中隊。

也就在這個時候,母親慢慢的接受了她的選擇,因為當兵的福利其實很高,薪資很高,而Vivienne的工作也相對的十分安全,財政補助,住房補助,就醫補助也都十分完善。

後來,她也找到了人生中的另一半,Vivienne的丈夫是一個帥氣的澳洲飛行員,還剩下了兩個漂亮的混血女兒。

4年前,因為一直以來的敬業工作,Vivienne被提升為軍官,現在為一個少將擔任秘書工作。

澳洲的軍隊文化相對的崇尚自由,和普通工作其實是一樣的,早上9點上班,晚上5點下班,中間1小時午休。

有雙休日,可以和正常工作一樣,跟朋友出去遊玩,

部隊基地設有專門的健身中心,每周都要去健身3小時,由專業的教練指導,為了讓所有軍人能夠保持身體健康。

更人性化的是,如果出現了生病的情況,部隊會允許我在家辦公,既能照看孩子,也能兼顧工作。

我的上司雖然是個少將,軍銜很高,但十分平易近人,也幽默風趣,他經常告訴我們,軍隊是團結協作的地方,是一個整體,每個人都要通過配合來發揮最大的優勢。一個人的力量是無法實現更大意義的目標的,只有團隊協作起來,才能達成,所以,每一個人都是團隊中不可或缺的一份子。

這也是我最喜歡軍隊的地方,我喜歡它的人性和自由,喜歡派發的制服,它給我一種榮譽感,讓我覺得正在保護這個國家。——Vivienne Clark

就像Vivienne說的那樣,她對於現在的生活感到十分的幸福。她也覺得,加入軍隊對於年輕人來說,其實是一種很好的鍛煉和歷練。

目前,澳洲軍隊中,有30%的雇傭人員擁有多元文化背景,也有12.7%的固定國防軍人出生在澳洲以外的國家。

澳洲軍隊十分鼓勵更多的多元文化背景的人士加入我們,成為我們的一份子,為澳洲的和平盡一份力!——Vivienne Clark

就像開篇說的,留當兵,很多人聽過,但是留學生加入了澳洲軍隊,還真的是頭一次聽聞。

從描述來看,加入澳洲軍隊,其實未必不是一個好的選擇,對於那些有著從軍夢,想要成為一個職業軍人的小夥伴更是如此!

Vivienne的例子雖然是澳洲徵兵的最新宣傳廣告,但是也是澳洲從軍生涯的一個縮影。

在澳洲當兵,聽起來也很酷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