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為啥都覺得澳洲豬肉難吃,這回總算找到原因了
來源:發現澳洲
前兩天,杭州市城管委開展文明養犬專項治理行動,風風火火的展開了。
但與此同時,「暴力執法」「當街棒殺流浪狗」等言論與視頻開始在網上傳播。
很多明星大V都發博聲援,表明「殺狗等於殺人」,希望可以停止這項活動,合理人性整治流浪狗…
在中國,動物保護者攔車救貓狗、玉林狗肉節、虐貓視頻流出、流浪狗咬傷行人……
這樣的事情新聞層出不窮,而每一次這樣類似新聞地出現,好像永遠都會伴隨著剪不斷理還亂的爭吵。
前兩天,一條新聞的出現再次引起人們對於動物權利的爭論。
新聞中,不法商販因為想要謀求更多是我利益,而給牛不停地喂水,好增加牛肉的重量。
畫面中,那些命不久矣的牛的胃部被直接插著水管,水被不停地灌倒她們的肚子里。有些肚子已經被水撐的滾圓,好像稍微一碰就會爆炸。
其中一頭牛是在承受不住直接跪倒在地,眼角還掛著痛苦的淚水…
相信這樣場景很多人都接受不了,而屠宰場的老闆卻對這樣的畫面見怪不怪。
老闆表示,反正這些牛遲早都會死,注不注水又有什麼關係呢?
這樣的新聞已經曝光,再次引起人們的熱議。動物權利與城市生活存在著種種複雜微妙的矛盾,我們究竟應該怎樣做才能既保障了人類對肉的需求,又最大程度地保障了動物的權利呢?
於是 「人道屠宰」走進了人們的視野。
01 就算是豬,也要死的有尊嚴
中國人好像是對豬肉有種情有獨鍾的熱愛,每次包餃子長輩們都會說要放點豬肉碎味道才更香。
但對於長期生活在澳洲的華僑們來說,能吃到一次美味的豬肉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因為,澳洲的豬肉幾乎都會有一股奇怪的「尿騷」味,肉質也不好吃。
但是,這並不是所謂的「地區差異」造成的。
因為如果是在華人開的肉店裡面買到的豬肉,這種奇怪的味道會淡很多,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原來,在澳洲,和大家傳統殺豬觀念不同,澳洲殺豬是用電的,而且是不放血直接電死。
這樣做法是不放血的,導致的結果就是會嚴重的影響味道,會有臭味。而在國內殺豬都是直接把血放掉的,所以澳洲的豬相當於國內所說的「死豬肉」。
除了殺豬方式不同,澳洲食用的豬也和國內通常食用的豬有所不同,這一點,澳洲豬肉官網也曾做出過解釋:
為了尊重豬權,在澳洲是不會閹割公豬的,但在國內的豬從小就會被閹割,大多都是太監豬。
因為公豬味道很重,而太監豬,脂肪沉寂和生長速度加快,肉質會更加鮮美柔嫩,並能消除公豬的臊味。
只是這樣閹割公豬除了能讓食客享受到美味的肉質之外,對於豬本身而言是違背自然的一種做法,這樣不尊重豬權的做法,在澳洲是絕對不會被允許的。
如果你生活在澳洲,實在受不了澳洲豬肉的「騷味」,就不要再去Coles和Woolworth這樣的本土商店購買豬肉了,因為本土商店一般都會默認進公豬肉,味道很大。下次可以試試去華人開的商店購買,雖然價格會貴一點,但他們一般都是進母豬肉,味道會好很多。
02 龍蝦也不能隨便殺死
在澳洲,只要是生命,就應該被尊重,無論你是人還是動物,這就是澳洲人對於生命的態度。
去年一家悉尼餐廳,就是因為「虐殺」龍蝦而被罰款$1500。
當時,在悉尼著名海鮮聚集地「FishMarket」,一位悉尼市民正在挑選食物時發現,這家店員在殺龍蝦時並沒有按照相關規定程序來,而是直接「殘忍殺害」,於是忍無可忍,直接拍下視頻,將這家飯店曝光在網上。
在視頻中,店員拿到龍蝦后,並沒有將其拍暈,而是直接用刀狠狠地切下了它的尾巴。
在尾巴被切除后,龍蝦的求生欲似乎被刺激了,開始瘋狂地掙扎扭動但這隻龍蝦依舊沒有逃離被殺的命運。
在經過十幾秒的掙扎后,店員用處理海鮮的電鋸,處理了龍蝦的頭部….
視頻一經傳播,立即引發澳洲人民的聲討,很多人都在譴責電源的做法!
其實這樣的做法在中國真的很常見,或許你會問,虐殺龍蝦?這龍蝦不就是殺來吃嗎,怎麼這麼矯情….
但澳洲皇家防止虐待動物協會(RSPCA)認為,該員工並沒有按照正常方式處理龍蝦,已經違法。
在澳洲,有一份名為《人道的處理甲殼類動物指南》里明確提到提到,處理這一類動物時,首先要讓他們先失去知覺,也就是感覺不到疼痛,然後再殺死。
詳細來說,處理甲殼類動物的第一步是讓他們暈厥,第二步才是機械的方式殺死。
而根據該指南,視頻中的龍蝦不停地掙扎、顫抖,不屬於已失去意識的表現,所以RSPCA的檢察官Tyson Hohlei表示,這名員工處理龍蝦時,並沒有將龍蝦拍暈以減輕痛苦,就已經屬於虐待動物了。
很多人覺得這樣的做法實在是「聖母婊」,既然都已經決定要吃了,幹嘛還有糾結死法。
其實換位思考,如果有一天我們的生命被另一個更高級的物種隨意處置,我們會怎麼想。
既然全民素食是不太容易實現的事情,那讓動物們體面有尊嚴的死去又有何不可呢?
03 在澳洲養雞,一不小心就會被舉報
在澳洲,除了宰殺動物需要特別注意外,就連平時在中國農園中可以隨便飼養的公雞,也有很大的雞權呢。
養雞,在中國的農院中是最平常不過的事情了。在自家院落中圈出一塊地,撒幾把米,雞就自然養成了。
可是這樣的做法,在澳洲,可是隨時都有可能被舉報的。
在悉尼Hornsby居住的華人胡女士,就因為在自家後院養了7隻雞而被鄰居舉報,甚至有RSPCA的檢察官找上門來,說她涉嫌虐待動物。
而胡女士被舉報,被RSPCA檢察官調查的原因更是讓人哭笑不得:沒有給這些雞搭遮陽棚。
放在國內,這個理由一定會被人嘲笑的,雞也需要遮陽棚?
在澳洲,是這樣的!
其實之前胡女士給這些雞是有遮陽棚,但是隨著雞越長越大,之前的遮陽棚慢慢不能給這些雞帶來陰涼了。
每次晴天的時候,這些雞就只能站在太陽下「暴晒」。
胡女士的鄰居是在看不下去,一氣之下就將胡女士給投訴了。
趕到胡女士家中的RSPCA調查員,在了解過情況后,當場指導胡女士,給這些雞們重新搭建了一個遮陽棚。
看著那些雞在遮陽棚下悠閑地乘涼后,才心滿意足地離開。
或許看到這,很多人都會覺得這也太小題大做了吧。在很多農村地區,養雞從來不會是如此麻煩的事。
但是,正是有了這樣人性又溫暖的規定,才讓澳洲變得如此美麗。
04 人與動物和諧相處,才是最美的畫面
其實在澳洲,人們對動物的保護已經達到一種極致了。
在當地流傳這樣一句話「一等公民是兒童,二等公民是父女,三等公民是動物」,而男人,就是專門供養以上三等公民的公民…
在澳洲,餐桌旁,一隻蒼鷺在專心地尋找著什麼,沒有人會打擾它;
在澳洲,一隻袋鼠可能會因為你多看她一眼就追你三條街;
在澳洲,會有海鳥直接搶走你手裡的麵包,毫不怕人;
在澳洲,當你舉起相機拍照,一旁的海鷗探頭探腦地走近你的畫面;
在澳洲,為了保護紅蟹不讓他們在遷徙的時候被車壓死,甚至有設計師專門設計師甚至為他們這幾齣了蟹橋和小隧道;
在澳洲,消防員在撲滅一場大火后,會將自己的水餵給渴到不行的考拉;
在澳洲,會有路人鑽進下水道,只為了救起不小心掉進去了小鴨子;
在澳洲,會有人不顧自身危險,跑進車流中,抱走迷失方向的流浪狗;
在澳洲,車都會無條件的給小動物讓步,哪怕是最不起眼的小鴨子…
在澳洲,人與自然的和諧表現的淋漓盡致…
人們總說澳洲是自然的天堂,這除了澳洲本身自然條件極為優越意外,澳洲人對於生命的尊重和對動物無微不至的保護都密不可分。
生命因為彼此尊重,才會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加美好。
如果說將澳洲對動物的保護直接搬到中國使用,顯然這不現實。但我們可以從自身做起,從最起碼不虐待動物,不丟棄動物坐做起,慢慢地去改變。
相信不久的將來,中國也會成為人與動物可以和諧相處的生態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