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老移民發自肺腑的感言,從中一定有你的經歷…

2019年08月20日 19:41

來源: 今日澳洲 原文鏈接

衷心將本文獻給那些

敢於超越自我、尋求突破的人

-1-

對於「既然愛國,為何還要出國呢」這個問題,我想說的是,世界那麼大,誰不想多出去,走點不一樣的路,看點不一樣的風景,感受一下異國風情。世界都給每個人一次機會,讓大家到人間走一趟。至於能走多遠,能體驗多少,就是個人的選擇和能力了。

作為南半球最遼闊的國家,一直頻繁地出現在移民的熱搜榜上。

比起美國吧,澳洲沒有那麼浮躁,比起加拿大吧,澳洲各大城市的天氣和氣候或許更勝一籌,比較暖和。加上澳洲和的時差又小,才2至3個小時,飛行時間也就9個小時左右。想來想去,澳洲是最佳的選擇了。

真的,很多人都想來澳洲啊,但無奈自身條件暫時未達到門檻。所以有能力、有條件的人,真的不要錯過一個如此美好的國家。

確實,隨著歲月的增長,要我們邁出步子,走出自己以為僅有的舒適區,是需要一定勇氣的。但只要踏出第一步,你一定會慶幸當時做了這個決定。

對於移民後生活藍圖的構建,也是同樣的道理。能的人,要麼有「才」,要麼有「財」,手中的牌都不會差。關鍵看我們怎麼玩好這一局。

那麼,移民了澳洲的老前輩們現在都過得怎樣了?且來聽他們說說。

-2-

也許十幾、二十年前的人移民后,沒有三年五載都不回國一次,有的甚至乾脆不回了。但今時今日,交通這麼發達,國內經濟也強大了,移民了的人士多數還是和國內保持著密切聯繫的,特別是生意人。

有沒有同時兼顧中澳兩邊生意的移民人士?有,可以說一抓一大把。我就是其中一個。

不過,即便離不開在中國掘金,也不妨礙我們提前做好養老的準備,以及子子孫孫的教育籌劃。

曾經有人問我:「你搞移民,不折騰嗎?看你都捨不得自己的中國根,現在還得兩邊跑。」

而現實就是,越來越多人選擇了到另一個國度體驗不一樣的生活,收穫不同的人生經歷。

Ad:美好不容錯過,和家人朋友一起享受愉快時光,現在就訂票

對於這個問題,就看大家怎麼看待了。反正移民澳洲后,我沒有後悔過,我那位原本習慣於安於現狀、對移民澳洲拿不定主意的太太,現在同樣「安於現狀」——安於澳洲。

早早給全家配備好澳洲身份,估計就只是前兩年折騰一下:準備遞簽材料、經過一段時間的等候、搞商業計劃、經營生意、安家、給孩子找學校、租房或買房、適應新的生活環境、找找新居附近有什麼餐館、超市、銀行、以及結交新的朋友…

這一系列動作確實是個大工程啊…但是譜寫和演奏人生樂章何嘗不是一個巨大的工程?最華麗的交響樂都是由多方努力才能奏起來的。付出了,就開始等著收穫了:現在,我們一家人能擁有更好、更美的環境,我的生意投資逐漸走上正軌,自己的人脈圈子繼續擴大和優化,孩子也開始邁向更國際化的平台……

不怕你笑話,我視為家人爭取到今天的生活為一種成功……

當然,現在來澳洲的人群也越來越年輕化了,有的是做技術移民過來的,有的是做投資移民過來的。真是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新人勝舊人啊。

不害臊地以長輩的目光來評價,年輕人在文化和思想上更能接受,但他們也並不像新聞里說的那樣,飆車、豪賭、揮金如土,相反,這幾年來澳洲的年輕人越來越低調了。

我有個老朋友,和我同一時期申請的。剛來澳洲的時候,他的孩子都是開紅色法拉利的,特別扎眼。當時他爸爸說:「從小家庭環境就不差,孩子在國內過慣了好生活,雖然作為父母也知道這種作風不好,但也沒法要求他改了。」

那個時候,我覺得這孩子大概也是不能再調教了,重新改造一個人,談何容易。

然而,後面的事態發展卻讓我大跌眼鏡!那孩子在里沒見幾個同學開豪車,加上家裡人也偶爾教育下他,久而久之,孩子自己也感覺這種行為不好,於是鐵了心賣了法拉利,換了一輛幾萬澳幣的路虎,從此變得低調多了。

當然,不同的人移民到澳洲,都會有不一樣的際遇和未來。就像在我們還很小的年紀,父母和老師會教育我們:「現在的你只是一張白紙,關於未來的畫卷將會呈現怎樣的畫面,就靠你去構圖和描繪了」。

有一次周末,我和這位老朋友一家聚餐時說到這件事,那孩子自己說:「澳洲人不吃這一套,你穿金戴銀得太誇張,人家非但不在意,還可能質疑你的價值觀。自從我低調了,身邊朋友反而更多了。」

-3-

澳洲的華人都有一個共性,就是不管在哪裡,都保持著勤勤懇懇、艱苦奮鬥的精神。這也是為什麼普遍收入較高的原因。

這一點從澳洲官方發布的移民納稅情況就可以看出端倪。中國移民的納稅金額排在了所有移民中的第三位。可以說,澳洲華人為當地的經濟做出了不小的貢獻。

中華民族可以說是最無懼困難的民族之一了。雖然英語不是中華民族的優勢,甚至在某程度上可以說是一顆絆腳石,但中國人總是想方設法地攻破這個難關。

之前接觸到一個年輕的朋友,他是計算機專業出身的,在澳洲待了一年也沒找到對口的工作。說實話,對於華人來說這是個很正常的情況,畢竟大把人想留在澳洲,誰不是努力把自己變得多才多藝、滿腹經綸呢?自然地,職場競爭也是較為激烈的。別忘了還有前面說的英語這一關,我們華人是沒太大優勢的。

前面說了中國移民在澳納稅排在第三位,那麼前兩位是誰和誰呢?

沒錯,就是會英文的英國人和印度人。

英國人和印度人的英語水平是我們很難與之相比的,所以他們在澳洲職場如魚得水也有這個原因。

移民是一種生活方式,也是一種人生態度。我個人認為,移民與愛國與否真的沒有太大關係,多少成功華僑把資金和技術領回國內,貢獻祖國。

當然,學霸一般都是中國人,這無可置疑,英文流利到可以去聯合國發表演講的中國人也有,但是普遍水平嘛,還是低了人家一點。

但華人勝就勝在:肯吃苦,肯奮鬥。

這個學計算機的年輕小夥子沒有因為語言的劣勢而就此放棄。他先找了一個小公司擔任網管,做一些修電腦、管網路之類的工作,工資雖不高,但相對清閑,剩下的時間就四處投遞簡歷。

而且人家有頭腦,每次針對不同行業的公司,他都還會對簡歷做不同的修改和修飾,突出自己不同的長處以吸引僱主的眼球。

功夫不負有心人,就這樣有針對性地投了三個月之後,他終於找到一份與專業對口的工作。現在不僅賺得比以前多了,最重要的是感覺自己花了那麼多錢學的專業終於能派上用場,每天都過得很充實和滿足。

他曾經對我說:「叔(他喊我'叔'),雖然我不像你這樣,有經濟能力投資移民來澳洲,但我一直盡最大努力實現目標,現在終於苦盡甘來了。」

-4-

分享完勵志的事例,我也不得不告訴大家,在澳洲,真的有一部分人是靠「混」而生活的。

如果是在中國,有這樣想法的人恐怕是沒有好日子過。但澳洲卻比較吃這一套,它完善的(你也可以認為是好到過分的)福利制度正好讓這部分人在物質上得到了滿足。

只要在澳洲失業了都能拿到每兩周幾百的補貼。不揮霍的話,普通吃穿是不成問題的。

不過據我的了解,大多數華人是不願意去領這點錢的。因為領的時候需要給人家彙報這段時間找工作的進度,問這、問那的,儘管態度不錯,但正常臉皮的人都不願意這樣吧。

我也聽朋友說過身邊有一個華人同胞去領救濟,對此我感到挺意外的。朋友說,他在大家的印象中不是一個懶人,但是畢業走上社會後似乎缺乏一點面對職場的勇氣。

他是典型的宅男,每天睡醒了就玩遊戲,玩累了就躺下,餓到醒的時候才起來弄一口吃的。每個月為數不多的幾次出門,不是去超市採購一大堆垃圾食品,就是去領救濟金。

幸好的是,他這種狀態沒有一直持續下去,不然他就真的廢了。後來在一些朋友的鼓勵和幫助下,他重新出來找工作,開始自力更生。

別忘了,能移民澳洲的人一般都是有點學識或者有點錢的,大家的素養也不會太差,都不願意做著無業游民、吃著救濟。

這樣的經歷告訴我們,澳洲的社會福利雖好,但也不能因此得過且過,喪失鬥志。雖然澳洲人比較尊重別人的生活方式,但在主流的價值觀里,對於沒有身體問題和智力問題卻長期領救濟的人,他們還是不認同的。

澳洲能給我們一個合法身份,一定是看到了我們的閃光點,這可能是個人的才華、專業度、經濟實力、投資管理經驗等等,這是對我們的信任。好好經營自己,是對自己和澳洲社會的最大尊重。

全世界都在說,現在最有錢的要數中國人。先不管事實是否如此,我只想說,真正的「有錢人」不是賬戶里有龐大的數字,而是有膽量、有底氣邁出自己的家園、邁向任何一個想去的國家、去過任何一種想要的生活的人。

走出去,你會發現自己並不孤單,有千千萬萬的家庭比你更早地經歷了「移民」必須經歷的一切,包括:✦未下定決心時的迷惘

 寫在最後 

✦終於作出移民決定那一刻的自我肯定和喜悅

✦準備材料過程中的煩躁不安

✦時不時幻想移民后美好生活的舉首戴目

✦等待每個環節的通知時的焦慮和期盼

✦終於獲批時的心潮澎湃和欣喜若狂……

願每個敢於超越自我、尋求突破的人,最終都能如願以償。

很多人以為移民到國外,就是把根都移過去了。其實這種想法在今時今日已經有點「落伍」了。

——The End——

轉載聲明:本文為轉載文章,不代表我站觀點,對轉載有異議和刪稿要求請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