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資民營教育機構6億收購澳洲國王學院,這筆交易有啥玄機?

2019年10月01日 11:29

來源:澳財

乳業巨頭蒙牛對貝拉米的「世紀大收購」剛剛落下帷幕,又一個中資企業對澳洲公司伸「出手」了,而本次收購發生在澳洲的教育行業。

眾所周知,澳洲是最受中國學生喜愛的留學勝地之一。相比歐洲和美國,澳洲與中國的飛行距離相對較短,同時澳洲8所最好的大學有6所穩坐QS全球大學排行前100的位置,墨爾本大學和澳洲國立大學更是長年名列前茅,絲毫不遜色于清華北大。

中資企業顯然是看上了澳洲留學市場無限的潛力,然而此次收購悉尼的高等院校是不是一樁完美交易?筆者就帶大家細細分析的收購背後的「秘密」。

收購雙方背景

本次收購方是中資民營教育企業中教控股(00839.HK),該公司於2017年12月在港交所上市。目前,中教控股在國內共運營八所學校,除了江西科技學院、廣東白雲學院以及白雲技師學院這三家,另外的五所全部于上市后收購。根據資料顯示,該公司收購的學校基本以職業學校為主。

中教控股官網首頁截圖

9月23日,中教控股發布公告稱,將以1.28億澳元(約合6.19億人民幣)100%收購澳大利亞國王學院King』s Own Institute (后簡稱KOI),收購完成後國王學院將成為中教控股的全資子公司。

中教控股在港交所發布的收購公告內容截圖

KOI坐落於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悉尼市中心,目前共有三個校區,該學院為澳大利亞國內及國際學生提供會計、商務、資訊科技及對外英語教學的認證學位課程。

國王學院的Market Street校區位於悉尼CBD的一幢寫字樓內

被收購學院暗藏「玄機」

眾所周知,澳洲大學產業化程度相當的高,同時運作更像是一個公司,學校校董相當於股東,而校長則是CEO。儘管如此,澳洲的教育監管仍然是相當嚴格的,與國內民辦大學辦學許可不同,澳洲高等學院的辦學牌照需要經過政府部門Tertiary Education Quality and Standards Agency(高等教育質量和標準局),簡稱TEQSA進行審核。

TEQSA官網首頁截圖

該執照的有效期因學校而異,但最高不會超過7年。執照到期后必須重新申請,部門將會進行全面的審核,看是否予以更新執照。同時執照有明確分類,用於區分教育機構的實際性質。

以墨爾本大學為例,其執照類型被劃分為澳洲註冊大學,執照有效年限為7年,續簽日期為2024年6月24日。

同時學校被賦予了自行審核的權利,換句話來說,學校能夠自行決定提供什麼樣的課程,同時只要學校向學生給予了課業評價,例如優、良或及格將會自動受澳洲教育局認可。

而本次被收購方KOI則有些不同,該機構的執照屬於高等教育提供方(或高等教育學院),其執照年限僅有4年,到期日為2020年12月14日,同時學校沒有被賦予自行審核的權利,該學院的提供的課程必須不定期向TEQSA彙報並由後者重新審核。

其中部分課程還需要在每年年末向TEQSA彙報,以確定該課程是否滿足澳洲高等教育的標準。

此外,執照中還被加入兩項限制條款,其中師生比例不能超過1:30,同時每個學年結束后的三個月內,學校必須向TEQSA彙報,以此檢查學校是否滿足TEQSA以及澳洲辦學標準等法律上要求。

   因此,嚴格來說KOI根本就不能稱之為大學。根據TEQSA的規定,只有達到很多條件(其中一個硬性條件是學校被賦予自行審核權利若干年後)才可以申請成為大學(還不是被批准,只是有申請成為大學的資格)。事實上,KOI目前連申請成為大學的基本資格都不具備。

在港交所的公告里,標題就是收購一所「澳洲大學」,因為前述的原因,可能有誤導的嫌疑。而且在公告中並沒有提示股東KOI的執照明年就到期,且沒有續約的保證,這個也可能不太合適。

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從投資的角度來看,KOI的經營確實存在一定的風險。從執照中額外附加的限制條款可以看出,學校的師生比例有超標的風險,而國內留學生到國外留學的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希望接受小班教育,能夠接受更「貼身」的教育服務,因此KOI顯然無法滿足中國學生的需求。

從課程以及辦學執照必須頻繁向TEQSA彙報來看,該學院的辦學質量受到本地教育局的質疑,一旦發現違規執照將會弔銷。另一方面,執照的年限僅為4年,與7年的長期執照相比增加了續簽的風險。

由於該學院的提供的課程必須不定期向TEQSA彙報並審核,因此無法確定其頒發的證書和學業評價是否能夠順利通過專業機構的認證。

根據讀者以及少部分曾經就讀過該學院的學生介紹,學校大部分學生來自尼泊爾或印度等中東地區。據早前報道,由於部分尼泊爾學生藉助學生簽證來到澳洲打黑工,因此澳洲政府有意提高該地區學生的准入門檻。

從公司運營的角度來看,客戶群體的縮減會對公司業務的增長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因此學校在未來新生招募方面可能會遇到不少阻力。

筆者結語

本次中資企業進軍澳洲教育行業,與貝拉米超過70億人民幣的世紀大收購相比沒有那麼引人矚目,但6.19億人民幣並不是一個小數目。

儘管KOI公布了 2019財年的稅前利潤為1220萬澳元(約合5895萬人民幣),較去年同期的1025萬澳元(約合4953萬人民幣)上漲19%,但由於無法估計該學院能夠為集團帶來多少協同效益,

同時該學院的辦學牌照將會在明年年末到期,未來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因此無法判斷該收購價格是否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