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國內機票已和出國一樣貴!單程票價經常破千元

2022年11月18日 11:00

由於供不應求,現在國內機票價格與國際票價相似,旅客在境內購買單程機票的價格經常超過1000

最近的一些例子包括-的單程票價為1200澳元,阿德萊德-的往返票價為1400澳元,墨爾本-的單程票價為1775澳元。

本月底從飛往,來回費用超過3000澳元,布里斯班-墨爾本來回費用約為1000澳元。

航空公司繼續建議旅客提前預訂,以確保買到最划算的票價,但旅行社表示,更多的時候,他們根本沒有「廉價座位」可供選擇。

Don『t Forget Travel Group董事蘇利文(Andrew Sullivan)說,通常情況下,應該會有各種檔次的票價類型可供預訂,包括4種商務型和13種經濟型。

蘇利文說:「每種票價類型都有一定數量的座位分配,當出現零座位時,要麼表示分配到的座位已經售罄,要麼就是打從一開始就沒有釋出機票。最近,商務艙根本沒有最便宜的艙位可選,而經濟艙只有兩到三種艙位,這意味著乘客必須支付最高的價格才能獲得一個座位。」

聯邦政府11月份的數據突顯了這種情況,最佳折扣和經濟艙票價仍然頑固地居高不下,而商務艙則快速恢復到疫情之前的水平。

這種嚴峻的形勢預計將持續到新年,由於需求量大,大多數航空公司在整個節日期間都不提供折扣票價。

運力限制也給票價帶來了上升的壓力,由於高油價和人員配置的不確定性,澳航(Qantas)和維珍航空(Virgin Australia)不願意增加航班。

在國際方面,情況也沒有好轉,因為越來越多的航空公司通過對傳統上屬於商務艙票價的項目收費,找到了新的收入來源。

卡達航空(Qatar Airways)、芬蘭航空(Finnair)、阿提哈德航空(Etihad)、馬來西亞航空(Malaysia Airlines)和阿聯酋航空(Emirates)都在一定程度上取消了他們的商務艙福利,想進入貴賓室或者選擇想要的座位都得額外付費。

英國航空公司(British Airways)也對商務艙選座額外收費,而頭等艙以外的貴賓則得為機上Wi-Fi付費。

而這些收費也未必便宜,單程選座的收費高達100澳元,靠窗的座位比中間的座位更貴。

另外,乘客可以在登機前24小時免費選擇座位,或接受航空公司分配的座位。

在業務上採取收取附加費的做法,有助於航空公司在新冠大流行之後重建受損的資產負債表,它們的收入幾乎已經恢復到2019年的水平。

一份關於航空公司從行李費、選座、食品和飲料以及Wi-Fi等項目中獲取收入的年度報告估計,航空公司在2022年將獲得1520億澳元的收入,而三年前為1620億澳元。

這個數字相當於每位乘客在機票之外還支付了26.5澳元,高於十年前的14.25澳元。

IdeaWorks公司的報告指出,45%的航空公司乘客現在選擇在機票之外購買額外服務,其中以託運行李和額外的手提行李為首,其次是選座、優先登機、食品和飲料以及Wi-Fi。

這1520億澳元也包括常飛旅客計劃為客戶兌換「積分」而支付的費用。

*以上內容轉載自1688 澳 洲 新 聞 網,AUS貝小主對內容或做細微刪改,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