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噴慘!墨爾本網紅Cafe爆出天價菜單!一份可頌竟要這麼貴?網友:很真實,很澳洲,很2023
又是周末啦!昨天看天氣還期待一個小陽春,沒想到今天起來大風降溫,不過想出去溜達一圈兒的心還是按耐不住,大家有沒有計劃著去哪兒玩呀?
然而,天氣還不是最惱火的,大不了穿厚一點也能去看海爬山。但是看著油價飆升到每升230c,餐廳周末surcharge直逼10%,算著每個月還完home loan緊巴巴的錢包,才真是欲哭無淚。
昨天,一份來自理事會《澳洲公司價格虛高調查(Price Gouging and Unfair Pricing Practices)》數據公布,宛如一顆驚雷,讓大家不禁思考:怎麼什麼都這麼貴了?
1、14刀可頌、16刀炸薯條
太硬的數據咱們放在後面說,先來看看身邊真實發生的事情。
前幾天,一張墨爾本Cafe里售價14澳元的ham and cheese croissant照片火上熱搜,這位發圖的網友配文:這價格是OK的嗎?
評論區直接炸開了鍋,還有一位用戶說:「我已經吃不起咖啡廳的食物了,就算半價我也吃不起了。」
此外,還有評論表示:「這些過去是我每周末都要打卡的美食,但最近已經『戒掉了』,用3刀的食材要收這麼多是不合理的。」
這個事件也讓人想起前段時間,悉尼有家咖啡廳賣了將近20刀的香蕉麵包,以及更貴的 — 25刀的avocado on toast。
澳洲人的日常早上cafe晚上pub,悉尼一家酒吧的薯條價格再次讓大家震驚啦!
一位顧客在社交媒體上曬出一張薯條的照片,說這份薯條竟然要16.10澳元,而且還沒醬料!薯條的原本大約是13.70刀,再加上周末附加費15%,這價格真讓人咂舌!
網友見狀開始紛紛「自我檢討」,為啥會點這麼貴的薯條呢?評論里直言:「看了價格還買,是不是腦子進水了?」
也有人說:「太貴了,有人真的會買嗎?」
另一位開玩笑說:「海鷗們是如何負擔得起城市生活的?」
2、澳洲餐廳真實情況
上周,悉尼外賣店Great North Seafood的老闆在接受news.com.au的採訪時大吐苦水,現在這樣的菜單家,商家也是迫不得已!
在過去的五年裡,僅僅就食品成本這一項而言,Five Dock的餐館平均上漲了約40%,一些單品的價格上漲了60%以上。
無獨有偶,面臨困境的當然不僅僅是Great North Seafood這一家。
甚至打折最瘋狂、促銷最給力的麥當勞,也承認整個年度的菜單價格將上漲略高於10%。
為什麼呢?就單單說一項牛奶的價格在過去一年中上漲了15%,而乳酪、麵包、穀物和其他主食的價格也上漲了。
更別提肉眼可見的食用油價格,從前年到今年價格翻了近一倍這件事情。
餐廳和餐飲業協會的蘇雷什·馬尼卡姆 (Suresh Manickham) 表示,「我們最近對行業進行了調查,……其中 85% 的人正在考慮提高菜單價格,」他說。
菜單價格的變化並不是為了哄抬物價,而是為了收回成本。「生活成本壓力影響著我們所有人,也影響著這個行業。
3、房租、貸款讓人窒息
然而困擾澳洲人的不僅僅是吃的,房租也是頭疼的一方面。
一位住在悉尼的打工人表示,為了能有睡覺的地方,她被迫住在居室里的帳篷里,每周要支付300澳元的租金。
澳大利亞的租賃空置率降至歷史新低,PropTrack 報告發現 10 月份空置率下滑至 1.02%,遠低於 3%(健康的空置率)。
供應不足和需求強勁導致租金飆升,realestate上季度全澳平均租金為 550 澳元,比去年同期上漲 14.6%。
最後,大家這樣說
比高通脹更可怕的是,一直高通脹。
澳洲央行最新的消息稱,通脹維持在高位的時間要比之前預期的時間更長!到2025年底才會回到目標水平,一年後仍將保持在3.5%的水平。
這可不是好消息,因為通脹會導致儲蓄貶值,家庭預算緊張,企業難以計劃和投資,甚至加劇收入不平等。
為了控制通脹最近還提高了利率。雖然這會對大家的貸款產生影響,但央行表示這是必要的,為了確保通脹在未來幾年內回到正軌。
另外,央行還指出實際家庭收入增長還需要再等一年,所以大家可能需要在生活上做些調整。
一位來自Gosford的居民表示,他的家庭已經不得不犧牲孩子的課後活動和愛好,加班工作,只為支付食品賬單。
ANZ銀行的數據顯示,8月份第一周在餐館和外賣店的消費較去年下降了16%,與12個月前相比,8月份外出就餐的人數減少了6%。
報告還顯示,澳大利亞人的支出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 8%,餐飲和外賣支出目前低於 2019 年大流行前的水平。
開咖啡廳的莉蓮·克羅夫特(Lillian Croft)直言:「很多以前每天都來的顧客……可能會減少到每周三到四次。
*以上內容系網友指點山河自行轉載自墨爾本吃飯吧,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