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澳中國遊客斷崖下跌! 原因竟然是……

2024年05月27日 12:55

來澳遊客斷崖式暴跌!曾經的熱門目的地不香了?原因是…

除了留學生人數即將迎來暴跌外,現在來澳的也表現不佳!曾經的熱門目的地-,現在對中國人不香了?

澳洲新聞集團最新報道稱,目前來澳的中國遊客人數僅為疫情前的一半。

這也拖慢了業復甦的步伐。要知道,在2019年中國遊客為注入了120多億

研究機構數據顯示,來澳旅遊的中國遊客主要來自上海,而澳航在去年10月也恢復了往返上海的航線。

但澳航近日突然宣布,由於旅客需求不足將取消其悉尼往返上海的航線。澳航國際首席執行官Cam Wallace表示,他們的飛機常常只有一半的乘客。

「澳洲與中國之間的旅行需求,並未如之前預期的那樣強勢復甦。」

澳洲旅遊與交通論壇首席執行官Margy Osmond告訴澳洲新聞集團,儘管航空運力增加,但中國遊客的數量並沒有像預期得那樣增加。」

「這對旅游業產生了重大影響,因為在疫情前,中國是我們國際遊客的最大來源地之一。」

「我們注意到中國國內旅遊有所增加,但我們正在努力吸引更多的中國遊客來澳洲。」

上周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3月,中國遊客到訪人數與2019年3月相比,僅為疫情前的47%。

報道稱,中國遊客的減少令相關從業者感到擔憂,因為他們在澳洲旅行時的消費額很高。

在2019年,中國遊客平均每次旅行花費9336澳元,總計達到124億澳元,而其他主要國際市場的遊客花費明顯較少。

根據澳洲旅遊研究機構的國際遊客調查,紐西蘭遊客平均每次旅行花費2004澳元(總計26億澳元),英國遊客花費4999澳元(總計34億澳元),而來自美國的遊客花費5130澳元(總計39億澳元)。

那麼,是什麼原因讓中國遊客減少?

三位專家告訴澳洲新聞集團,隨著邊境重新開放,中國遊客的到訪量未能像來自紐西蘭、美國、英國和印度的遊客那樣迅速恢復,這一點特別奇怪。

Charles Darwin University的Maneka Jayasinghe博士以及Griffith University的Saroja Selvanathan教授和Selva Selvanathan教授共同撰寫了一篇2022年發表在《旅遊經濟學》期刊上的研究,探討了澳中關係及其對旅游業的影響。

「最新的國際遊客數據顯示,中國遊客的到訪量正在增加,但速度比其他國際遊客要慢得多,可能需要數年才能達到疫情前的水平。」

一些可能使中國遊客望而卻步的因素包括政治和經貿緊張關係、昂貴的機票以及中國經濟「表現不佳」。

「對於中國中產階級來說,前往澳洲的費用,如往返機票和住宿,變得更高了,」研究人員表示。

「在疫情期間,對費用變得更加敏感的遊客,可能會選擇國內旅遊或東南亞地區的免簽廉價旅遊目的地。」

專家警告說,如果旅游業在未來兩到三年內未能恢復到疫情前的水平,旅遊運營商,特別是區域和小規模的旅遊運營商將面臨困境。

「旅游業的勞動力可能會面臨失業,或被迫尋找其他行業的就業機會。」

「如果傳統市場的遊客到訪量繼續緩慢增長,尋找替代旅遊市場對於維持行業生存至關重要。」

但是,負責吸引國際遊客到澳洲的表示樂觀。

「儘管澳洲與中國之間的旅行重新開放的時間比其他市場晚了一年,但我們對這個市場的恢復仍然充滿信心,因為中國遊客市場正在逐漸穩定地重建。」一位發言人告訴澳洲新聞集團。

據了解,中澳之間每周有119個航班,而澳航僅占其中的五個航班。

專家一致認為,2023年在中國啟動的宣傳活動有助於重建旅遊市場,並建議進一步加強類似的宣傳活動以增加中國遊客數量。

他們還建議簡化簽證流程,並定期提供簽證費用減免或折扣,以幫助提高遊客到訪量。

「在採取措施重新建立中國市場的同時,可以探索並與一些傳統旅遊市場重建聯繫,例如日本,它在1990年代初是澳洲主要旅遊市場,但此後逐漸下降,」他們說。

「此外,印度等中產階級快速增長的國家可能具有很高的潛力,成為可靠的旅遊市場。「

「由於靠近澳洲,一些東南亞國家,如越南、印尼、菲律賓、韓國和泰國,也可能成為澳洲有吸引力的旅遊來源市場。」

*以上內容系網友FindAus自行轉載自大澳網,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