珀斯式噩夢:建房的公司黃了,而且是兩次……

2025年05月01日 0:22

對於居民Cara Godwin和她的丈夫Jason來說,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家,似乎成了一場遙不可及的夢。

四年間,他們兩次簽約建築公司,卻接連遭遇公司倒閉,如今只能在「高昂租金」和「爛尾工程」的雙重壓力下苦苦掙扎……

Godwin一家

1

建築公司接連破產!

2021年,Godwin夫婦滿懷希望地選擇了Modco Residential?– 這家由網紅夫婦Yusuf Khan和Cynthia Lu創辦的建築公司。Modco在2020年疫情期間成立,主打「經濟實惠、設計精美的住宅」,並承諾20周內完工。然而,隨著材料短缺、人工成本上漲等問題,Modco的工程一再拖延。

2023年7月,Modco宣布破產清算。清算報告顯示,公司欠債近900萬,監管機構也對其展開調查。Godwin夫婦不得不忍痛出售他們在Doubleview的三塊地皮,以避免持續的土地稅和房貸壓力。

Yusuf Khan和Cynthia Lu

2024年2月,夫婦倆決定再試一次,這次他們選擇了知名精品建築商Ultimo Constructions?– 這家公司曾五次榮獲「HIA年度小型專業建築商」獎項。對方承諾9個月內完工,然而一年過去了,工地上僅有一塊混凝土板。

「我們是從網上得知Ultimo破產的。」 Cara無奈地說,「沒有電話,沒有郵件,沒有任何通知,我們又一次被拋棄了。」

儘管他們正在通過QBE保險公司申請建築保險賠償,但聯繫了15家建築公司后,無人願意接手這個成本已遠超預算的爛尾工程。

「四年間,我們浪費了無數金錢,經歷了法庭訴訟,流了太多眼淚,承受了巨大壓力。」 Cara說,「這段時間我們結婚了,生了兩個孩子……但仍然沒有房子。」

更糟的是,一家人還要面對不斷飆升的租金,以及兩次工程爛尾帶來的額外開銷。

Ultimo將倒閉歸咎於固定價格合同導致的財務虧損,以及保險公司QBE在NicheLiving等建築商倒閉后收緊的保險政策。

2

建築項目問題頻出!

Godwin夫婦的遭遇並非個例。?西澳正面臨日益嚴重的住房危機,大量建築項目停滯或爛尾,導致住房供應嚴重不足。澳大利亞房地產委員會最新分析顯示,西澳的住房建設進度已大幅落後于《國家住房協議》設定的目標,缺口近1,500套住房。

澳大利亞統計局4月16日發布的數據更令人擔憂:在2024年第四季度,全州僅建成5,700餘套住房;而自去年7月協議目標實施以來的前6個月,西澳總計完工的住房僅為11,535套。

唯一稍顯樂觀的是,西澳住房完工量同比預計增長32%,全年或增加近5,000套。但西澳房地產委員會執行董事Nicola Brischetto直言,這一增速遠遠不夠。

「住房的高需求短期內不會放緩。」她警告道,「儘管本財年建房量超過去年,但如果無法持續提升竣工速度,房價可能再次飆升,讓更多人徹底失去購房機會。」

與此同時,建築質量問題的投訴量正逐年攀升。2020年至2024年間,西澳相關投訴從771起猛增至1,107起。據建築與能源部數據,目前仍有542起關於劣質住房的投訴未解決,平均處理周期長達208天。投訴主要集中在門窗安裝、合同違約及瓷磚鋪設等施工問題。

3

建房難,租房更難!

如果說建房難讓購房者陷入絕望,那麼租房難則讓弱勢群體徹底失去了喘息的機會。當建築公司破產、項目爛尾導致住房供應銳減的同時,本就緊張的租房市場正變得更加殘酷 — 租金飛漲、房源稀缺,無數人被迫在「無家可歸」的邊緣掙扎。

Anglicare WA最新發布的報告顯示,在全州3,523套私人中,竟沒有一套是依靠政府救濟金生活的單身人士,以及依賴青年津貼或殘疾撫恤金的弱勢群體能夠負擔的 — 即便是合租的單間也超出了他們的承受能力。

數據顯示,西澳的周租中值已從去年的650澳元上漲至680澳元,漲幅達5%。然而,租金上漲僅僅是問題的表象,更深層的危機在於供需失衡。平均而言,在市場上,養老金領取者僅能找到7套價格合適的房源,而依靠最低工資生活的單身人士也只有14套可選。單親家庭的選擇則更加有限 — 僅有一套出租房適合獨自撫養兩個孩子的單親家長。

Anglicare採用國際通行的標準衡量住房壓力:租金超過家庭收入的30%即被視為負擔過重,而超過50%則意味著陷入嚴重住房壓力。然而,現實情況遠比這一標準更加嚴峻。即便是合租市場,單間的周租也高達200至450澳元,幾乎吞噬了低收入者的大部分收入。

來自Busselton的單親媽媽Kristy正深陷這場危機。她原本租住的三居室的租金從每周400澳元飆升至550澳元,迫使她帶著三個孩子搬進一套月租500澳元的兩居室。然而,六個月後租約到期時,她將再次面臨租金上漲的威脅。

「我每天都在擔心,如果我們被趕出去,孩子們該怎麼辦?他們的學習和生活都會被打亂。」她含淚說道。

儘管她的家人、朋友和未來計劃都紮根于西南地區,但不斷上漲的房租正一點點碾碎她的希望。

「Busselton甚至整個西南地區,根本找不到我們能負擔得起的房子。」她無奈地嘆息。

Anglicare首席執行官Mark Glasson直言,租房市場的現狀簡直令人心碎。

「住房供應或許有少量增加,但遠遠無法滿足激增的需求,對任何人來說,可負擔性都沒有絲毫改善。」他說。

Glasson呼籲各級政府必須立即採取行動,包括提高福利金標準、禁止無理由驅逐租客,並改革稅收政策以遏制房地產投機。

「多年來,州和聯邦政府一直在逃避為民眾提供住房的責任,如今我們正在為此付出代價。」 Glasson強調,「住房應該是基本人權,而不是投資者的財富遊戲。」

Anglicare的報告還按聯邦選區分析了租金水平,結果凸顯了地域間的巨大差異。在涵蓋珀斯富裕西郊的Curtin選區,周租中值高達800澳元,較2023年上漲14.3%。而南岸高端住宅區Tangney的周租也達到795澳元,同比暴漲32.5%。即便是全州最便宜的O’Connor選區(涵蓋Great Southern和Goldfields地區),周租中值也從450澳元漲至570澳元,漲幅顯著。

住房,本應是每個人最基本的生存需求,如今卻成了西澳社會最尖銳的矛盾。 Godwin夫婦的建房噩夢、Kristy的租房困境,以及成千上萬類似的故事,都在揭示同一個殘酷現實:當市場失靈、監管滯后、供應短缺交織在一起時,普通人成了最大的犧牲品。

如果政府再不採取果斷措施,這場危機只會進一步撕裂社會的公平與穩定。畢竟,一個連「安居」都無法保障的社會,又何談「樂業」與未來?

素材來源:WAtoday

*以上內容系網友風平浪靜自行轉載自小黃鵝,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