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澳洲人的養老金制度要改了!新系統就快上線了
如果你在澳洲工作,那你一定注意到每次拿到工資單時,都會看到一欄寫著你拿到了多少養老金(superannuation)。
但你有沒有想過,雖然工資很快就進了你的賬戶,養老金卻不是馬上到手的?
目前的規則是,僱主每年只需要每個季度繳一次養老金,也就是說,一年只要繳四次就行,雖然很多公司其實會更頻繁地繳。
不過這個情況很快就要變了。
從2026年7月1日開始,澳洲將實施全新的「發薪日養老金」(Payday Super)制度,要求僱主在發完工資后的7天內,把養老金也打到員工的養老金賬戶里。
這項改革其實早在2023-24年的聯邦預算中就宣布了,政府給了三年的緩衝期,讓僱主、養老金基金和工資軟體公司有時間搞定系統對接。但目前,還沒正式立法。
最近,一些行業團體甚至建議再拖兩年。那麼問題來了:這個改革到底是為了誰?企業真的需要更多時間準備嗎?
養老金繳款老是「失蹤」或「不準」
養老金被少繳、漏繳、甚至完全沒繳,其實是澳洲退休金制度面臨的一個大問題。養老金會員委員會說,四分之一的澳洲人沒拿到應有的養老金。
澳洲稅務局(ATO)估計,光是2021-22財年就有52億澳元的養老金沒繳上。
這可能是工資系統出錯、員工分類不當,甚至最嚴重的情況:直接就是「工資盜竊」。
而且,繳款頻率越低,這些問題就越難被發現。30年前,每季度繳一次養老金還算合理,畢竟那時候電腦不普及,很多人還在拿現金工資。但現在,時代早就變了!
新時代,新系統
從2018年起,澳洲政府推行了 「一鍵式工資單」 系統(Single Touch Payroll),要求僱主每次發工資時都要實時上報工資和養老金扣款信息。
這不僅讓政府掌握了更精確的數據,也讓員工能在 MyGov 上隨時查工資和養老金。
這個系統還修復了之前「Robodebt」(自動債務追繳)醜聞的問題,那時政府用錯誤的方式估算了很多人的收入,導致無辜的人背上債務。
員工:真正拿到錢才安心
說到底,養老金改革就是時間點的改變。和工資一樣,養老金也要儘快打到員工的賬戶里。
一旦實施,這對員工、僱主,甚至政府來說都是三贏。現在,如果你懷疑養老金沒繳夠,得自己去聯繫ATO。很多人以為工資單上寫了扣款,錢就一定到了養老金賬戶,可惜事實並不總是這樣。
除非你常常盯著養老金餘額,不然還真不容易發現「錢沒到賬」。
企業:操作更簡單,也更透明
其實,這項改革對僱主來說也有好處。很多公司已經在發工資時同步轉養老金,但不是所有公司都這樣。
目前,養老金和稅款一樣,是按季度結算的。如果改成跟工資一樣同步結算,不僅預算更容易做,也能減少忘記繳養老金的風險。
當然,有些企業可能會用「還沒繳」的養老金來緩解短期現金流問題。但這種做法一旦公司出問題,員工的養老金就可能打水漂。
新制度下,ATO可以實時對比工資扣款和養老金到賬情況,及時發現問題,防止拖欠甚至欺詐。
從長遠看,這也能提高大家的養老金餘額,減少老年生活對政府補貼的依賴。
那為什麼還要拖?
既然好處這麼多,為什麼金融業還想再拖兩年呢?
其實,系統的基礎早就有了:電子轉賬、工資網關、數據同步都已上線。問題主要出在立法。雖然相關法案草案在2023年5月就出來了,但一直到2025年3月才開始徵求意見。
法案需要對1992年的《養老金保障法》做大修,不只是更新支付規則,還涉及到一堆定義的修改,這會影響軟體的更新和操作方式。
雖然這次修法不是要改養老金的福利,但必須確保技術系統可以精準執行。
總結:別等了!
說到底,這項改革對大家都有利:員工更安心,僱主更簡單,政府更透明。
目前的阻力,主要是因為法律修訂進度太慢。但聯邦政府在大選后擁有足夠票數通過這項法案,只要有決心,完全可以順利實施。
畢竟,工資都能及時到賬,養老金為什麼不能呢?
*以上內容系網友指點山河自行轉載自悉尼生活資訊,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