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喜訊!這種折磨億萬女性的頑疾,終於迎來重大突破…

2025年05月23日 14:31

,一項重磅消息引發醫學界與女性健康領域的廣泛關注——(UNSW)即將成立全球首個國家級子宮內膜異位症研究院,並獲得史上最大規模的捐款支持——5,000萬

這不僅是歷史上女性健康領域最大一筆捐贈,更有望徹底改變全球對這一常見卻長期被忽視疾病的治療方式與認知框架。

✦ 子宮內膜異位症:200萬人的隱性痛苦

子宮內膜異位症是一種慢性疾病,其特徵是類似子宮內膜的組織出現在子宮腔以外的部位,常導致嚴重疼痛、炎症,甚至影響生育能力。

據估計,全球超過2億人受到該病困擾,在澳大利亞,每七位女性中就有一位在44歲前被確診。

而即使如此,該病仍普遍存在診斷延誤,平均確診時間長達七年。

這一嚴重滯后的現實,既是醫療資源分配問題,也反映出公眾與臨床對這一病症的長期忽視。

✦ 打破現狀:全球首個國家級研究院即將誕生

這場變革的催化劑,是由艾因斯沃斯家族(Ainsworth Family)捐贈的5,000萬澳元。

這筆資金將用於在新南威爾士大學設立「艾因斯沃斯子宮內膜異位症研究院」(Ainsworth Endometriosis Research Institute,AERI),並將在未來十年持續投入,支持全球範圍內的跨學科合作研究。

新南威爾士大學官方發言人表示:「這項合作將使澳大利亞在女性健康和子宮內膜異位症研究領域躍升為全球領導者。」

研究院的目標不僅是加速診斷技術的突破,還包括開發以個人生物特徵為基礎的精準治療方案,挑戰當前「一刀切」的治療邏輯。

✦ 研究領軍人:30年只為解一道難題

將擔任研究院臨床主任的,是有著30餘年婦產經驗的賈森·阿博特教授(Jason Abbott)。他坦言:「我從事這項研究的初衷,是因為在臨床中我經常遇到彼此矛盾的說法和處理方式。我意識到,我們對這種疾病的了解遠不夠。」

阿博特教授提出,研究院將打破現有教條式的治療方法,圍繞疾病的生物基礎展開深入研究,再反哺臨床實踐。

✦ 國際合作,構建全球版圖

AERI並非只面向本土,其合作網路已涵蓋英國、加拿大、丹麥、印度和美國等多個國家,研究模式也將整合全球頂級臨床資源、科學家與慈善力量。

而這場慈善壯舉背後的捐贈方——艾因斯沃斯家族,正是全球第二大博彩設備製造商Aristocrat Leisure的創始人倫·艾因斯沃斯(Len Ainsworth)的家族。

✦ 痛點揭示:經濟、就醫與偏見的多重挑戰

目前,子宮內膜異位症對造成的損失高達每年97億澳元,而用於研究的投入卻長期被認為「零散且資金不足」。相關倡導組織表示:「想要治愈,首先要理解。而理解的基礎,是對研究的長期支持。」

現實中,許多患者不得不長期忍受病痛與誤診。一位名叫露西·薩維奇(Lucy Savage)的年輕女性,就需每月多次駕駛450公里,只為就醫。

這一情形在澳洲廣袤的國土上並不少見。

同時,子宮內膜異位症還常常伴隨著社會偏見和醫生的輕視。不少患者在求醫過程中被視作「過於敏感」,癥狀被忽略甚至誤診,錯失最佳治療窗口。

✦ 世界關注:從冷門病症走上全球議程

2025年,世界經濟論壇(WEF)將子宮內膜異位症列為「最影響女性與全球經濟的九種疾病之一」。這不僅是一種醫學評估,更是社會呼籲的信號。

子宮內膜異位症聯盟(Endometriosis Coalition)主席傑西卡·泰勒(Jessica Taylor)表示:「今天的宣布,是我們整個領域的轉折點。」

她強調,這項投資不僅代表一種新的研究視野,也意味著過去多年呼籲的答案終於被聽見。

理解與關懷,是治療的起點

這場由私人捐贈開啟的研究革命,為子宮內膜異位症研究點燃了希望的火種。在這個長期被忽視的角落,終於迎來了被傾聽、被重視的契機。

或許未來的某一天,我們不再需要忍耐七年的等待,只因精準醫學能讀懂個體的疼痛。也許那時,子宮內膜異位症,將不再是沉默的病。

*以上內容系網友指點山河自行轉載自星尚澳洲,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