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發!中國央行扛不住了 宣布降准、降息【阿波羅網報道】

2025年05月07日 13:28

阿波羅網方尋報道/5月7日,再次祭出「放水」大招。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在國務院新聞發布會上宣布,0.5個百分點,釋放約1萬億元流動性;政策利率下調0.1個百分點,7天期逆回購利率從1.5%降至1.4%;個人住房公積金利率下調0.25個百分點,5年期以上首套房利率降至2.6%。此外,還推出5000億元服務消費與養老再貸款、3000億元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再貸款。這些措施被包裝為「一攬子金融政策支持穩市場穩預期」,但真相是什麼?不過是又一次靠印鈔續命的把戲!

經濟困境:內需崩塌,出口受挫

中國經濟早已病入膏肓。消費市場冰封,內需幾乎停擺,年輕人失業率高企,官方數字已超15%,實際恐怕更慘烈。房地產泡沫破裂,地方債務如山,出口則因第二次和全球需求萎縮而雪上加霜。彭博社直言,此舉是為了「幫助陷入貿易戰的經濟」,但降准、狂撒萬億,真能救市?別天真了!這不過是把危機往後拖,把爛賬留給未來。

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M2貨幣供應量已超300萬億,全球第一。貨幣超發推高通脹,老百姓的存款縮水,生活成本飆升,而工資卻紋絲不動。消費低迷不是因為缺錢,而是因為民眾對未來失去信心。年輕人找不到工作,房價高企,養老醫療保障薄弱,誰敢花錢?出口方面,美國145%的關稅讓中國商品幾乎失去競爭力,2024年對美出口佔GDP的3%,看似不多,但連帶產業鏈衝擊不可小覷。

「放水」真相:富人盛宴,窮人買單

北京的「放水」政策看似普惠,實則暗藏玄機。降准釋放的萬億流動性,大部分流向國企、房地產和地方政府,普通人難沾光。富人卻能利用資產優勢,輕鬆獲得低息貸款,藉機炒房、炒股,或者直接換成美元、黃金,轉移海外。潘功勝提到的5000億消費再貸款和3000億科技創新貸款,聽起來高大上,但誰能拿到?恐怕還是那些有關係、有抵押的權貴階層。老百姓呢?工資不漲,物價飛升,存款變廢紙,生活更艱難。

更諷刺的是,貨幣超發讓承壓。2025年初,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已顯疲態,若繼續「放水」,貶值風險加劇。外資加速撤離,2024年外商直接投資已創30年新低。富人資產轉移,留下債務窟窿,最終買單的還是普通人。

貿易戰陰影:北京的無奈之舉

面對美國的高關稅壁壘,北京選擇「以戰養戰」。在4月26日的局會議上強調「底線思維」,擺出「斗到最後」的姿態。潘功勝的降准降息被解讀為應對貿易戰的「彈藥」,但效果堪憂。2024年,中國對美出口佔總出口的15%,看似可通過轉向其他市場彌補,但全球經濟低迷,哪有那麼多「接盤俠」?更何況,美國正堵截通過越南、墨西哥的轉運渠道,中國出口雪上加霜。

出路何在?掩耳盜鈴非長久之計

中國經濟的癥結不在缺錢,而在結構性頑疾。過度依賴出口和投資的模式已走到盡頭,科技創新被官僚主義扼殺,民營企業被國企擠壓得奄奄一息。北京不敢觸碰深層改革,卻一味靠印鈔「續命」,這無異於飲鴆止渴。歷史告訴我們,辛巴威、委內瑞拉的印鈔悲劇並非遙不可及。繼續「放水」,只會讓經濟泡沫越吹越大,破裂時更慘烈。

歸根結底,國的「放水」政策不是救命良藥,而是慢性毒藥。它掩蓋了經濟的真實困境,肥了少數人,苦了大多數人。消費不動、出口下滑、年輕人無望的現狀,靠萬億流動性能改變嗎?答案顯而易見。北京若不正視體制弊端,這場「續命」遊戲終將以崩盤收場。

原文鏈接突發!中國央行扛不住了 宣布降准、降息【阿波羅網報道】,來源:阿波羅網方尋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