憤怒:虧損高達兩國GDP,澳洲基建噩夢再由納稅人買單

2022年12月09日 10:14

近日,又一則重磅新聞席捲並激怒了成千上萬的納稅人——澳洲國家寬頻項目的負責公司 Co被曝虧損310億,而這些納稅人的血汗錢也許將永遠石沉大海。

310億澳元是什麼概念?

310億澳元相當於巴勒斯坦和牙買加

兩個國家全年GDP的總和。

面臨這筆天價虧損,聯邦政府為了避免公關危機而立刻表示,這310億澳元的窟窿並不是虧損(write off),而是減計(write down),給人感覺這筆錢在未來沒準能追回來。

為了讓這一說法更具說服力,聯邦政府還使用了一個叫做ICRA(Initial Cost Recovery Account)的合法概念,其發言人表示:「ICRA是一個合法合規的概念,其中包括了NBN公司到目前為止未能收回的資金……但並不是虧損,NBN公司也沒同意接受虧損。」

既然「沒同意」接受虧損,那麼這個巨大的窟窿是從哪裡來的呢?

答案很簡單,來自於NBN計劃啟動以來,該公司在全澳境內大範圍鋪建網路、信號站等各類基建設施的巨額成本。

而這一成本的總額其實高達440億澳元,但是考慮到數目至巨大,而且NBN的收益率有限,所以NBN公司表示只計劃追會130億澳元,其餘的310億澳元將暫時通過ICRA的方式「冰封」起來,並不是虧損。

第二個問題,這個國家寬頻項目的成本為什麼如此之高?

這個問題的答案有些複雜,主要有3個原因:錯誤選擇承包方、私企競爭激烈、以及歷屆政府領導班子決策失誤。

首先,由領導的政府在2009年提出澳洲國家寬頻計劃時,為了避免已經私有化的Telstra和Optus等電信巨頭出現利益衝突,所以當時故意沒有選擇任何一家現有的公司,反而是單獨成立了全新的NBN Co,專門負責該計劃。

但是,毫無經驗的NBN公司在運營過程中遇到了無數難題,在缺乏有經驗的人手和完善體制的情況下,國家寬頻計劃的普及速度無比緩慢,而昂貴的人工和基建成本,則在不斷失誤和時間的疊加下,迅速上升。

其次,按照原計劃,NBN網路將為澳洲帶來「通往未來」的網速(future-proofing speed)。這一想法在13年前,特別是對於網速排名全球末尾的和納稅人來說,確實是一個充滿噱頭的賣點。

所以,以2009年的水平計算,當NBN網路普及全澳后,所有家庭和企業都將成為NBN網路用戶,那麼屆時再通過類似收費路段的模式,逐步收回投入的巨額成本,最終轉虧為盈。

但是,在漫長的13年中,許多私營企業也開始迅速追趕,利用最新科技為家庭和企業提供更為廉價的5G網路服務(比如TPG在下半年推出了5G無線網路,價格僅為NBN的一半)。

那麼遭到私營企業「圍剿」的NBN實體網路(通過銅線從地下連接到每家每戶),在一輪輪的價格戰中早已不堪重負。

這也是引發最後一個失誤的原因——歷屆政府領導班子決策失誤。

到了總理)時期,隨著私營企業在價格和技術上的優勢變得逐漸明顯,而NBN網路的建設距離實現收支平衡還遙遙無期,所以當時的聯邦政府想出了一個辦法——將標配的基建(連接入戶的地下網線)換成更加廉價的代替品。

如此操作,一方面加快了施工速度,另一方面也降低了材料成本,一石二鳥,不亦樂乎?

但是短暫的快樂卻帶來了長期的隱患——在不同社區使用不同級別網線的結果,就是每家每戶的網速大相徑庭,不少家庭在切換至NBN網路后,網速反而還不及曾經的ADSL。

昂貴的低速網路,再次為私營企業創造了競爭機會,後者繼續通過廉價服務搶佔NBN份額。

顯然,NBN已經無法與廉價私企競爭,那麼捍衛高端市場成為了這家悲劇公司的唯一出路。所以,NBN公司立刻終止使用廉價材料,並統一升級為光纖(fibre)。

一番折騰,再加上成本的上升,NBN終於走到了今天的地步。

這其中還沒有包括聯邦政府為了取悅偏遠地區的選民,勒令NBN公司優先在偏遠地區普及NBN,而不是優先服務高人口密度地區,顯然,高人口密度地區的平均開通成本要遠遠低於偏遠地區(地廣人稀),而且高人口密度地區的收益率也是正常企業的首要服務目標(開通一棟公寓,可以獲得大量客戶)。

NBN網路覆蓋率一覽,數據來源:Compare Broadband

據生產力委員會數據顯示,NBN公司目前的估值為195億澳元,比聯邦政府在預算中估算的295億澳元整整少了100億澳元。

此外,整個澳大利亞國家網路計劃在峰值時期的成本高達570億澳元(約等於巴勒斯坦、牙買加、寮國以及蒙古四國的GDP總和),其中275億澳元通過債券融資獲得,這其中的210億債權由商業銀行持有,剩餘的65億則被聯邦政府拿下。

所幸,過去兩年間由疫情導致的出行限制、居家辦公以及茁壯成長的電商等行業,其實也在潛移默化中增加了居民對網路的使用率和依賴感,對NBN網路的進一步普及起到了一定助推作用。

但是,NBN網路面臨的巨大窟窿、日益激烈的競爭,以及近期漲價的計劃在被澳洲消協(ACCC)否決后,NBN公司的前景仍然灰暗。

至於這家公司會否再次成為「魔咒」的受害者,相信各位心裏已經有了答案。

*以上內容轉載自澳洲財經見聞,指點山河對內容或做細微刪改,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