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尼移民兒童最多的學校集中在西區 75%學童的母語並非英語

2024年05月27日 12:56

每四名公立學校學生中就有三人在家中使用英語以外的語言,而該地區最多樣化的一所學校能滿足近80種不同語言的需求。

教育部的最新數據顯示,西的非英語語言背景(基於學生、家長或雙方所講的語言)密度在所有地區中最高,占入學人數的73.2%,其次是悉尼西南區,佔64%。

截至2023年3月,整個略高於三分之一的學生在家講英語以外的語言。

除英語外,阿拉伯語是新州最常見的單一語言,僅占入學總人數的5%多一點。

所報告的25種印度語言(包括印地語、烏爾都語、孟加拉語、泰米爾語和旁遮普語)合計占家庭總數的14%,而包括普通話和廣東話在內的中文則佔6%。

自2022年學校普查以來,增長最快的語言包括蒙古語、普什圖語和希伯來語,而烏克蘭語學生人數增加了一倍多,增幅達到130.6%。

》還披露,Arthur Phillip High School使用的語言比該州任何其他學校都多,達到79種,而其他12所學校使用的語言至少有60種,包括 Public School(71 種)、Bardia Public School(70 種)和Bonnyrigg High(69 種)。

教育部記錄在案的非英語語言背景(LBOTE)學生是指那些生活在學生、父母或其他主要照顧者使用英語以外的另一種語言的家庭中的學生。這個群體中包括難民學生和英語作為一種額外語言/方言(EAL/D)的學生,他們接受專門的支持。

在悉尼西南區的Canley Vale Public School,98%的學生都是 LBOTE,他們主要來自越南、廣東和高棉(柬埔寨)家庭。學校社區總共使用30多種語言,其中95名教職員工使用 21 種語言。

克雷格校長(Margaret Creagh)是學校里少數幾個只講英語的人之一,但她每周都會花兩個小時讓學生們沉浸在自己母語的氛圍中,以確保學生們能夠接受其他語言。

她說:「我對們說,要珍惜你們的母語…當你看到孩子們還在與不會英語的祖父母交流,孩子們為他們翻譯和口譯時,我覺得這非常特別。」

*以上內容系網友AUS貝小主自行轉載自1688 澳 洲 新 聞 網,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