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澳拖車業集體抗議:新規再不改革,行業就垮了

2025年05月19日 10:24

拖車行業協會近日呼籲政府立即對現行法規進行全面改革。

此前一份獨立報告指出,旨在打擊不當行為的新規不僅未能解決行業亂象,反而令眾多家庭經營的合法拖車業者陷入困境。

由Incenta Economic Consulting編寫的這份報告稱,州政府近期對「牛仔式」拖車亂象的強硬打擊雖有必要,但新規執行方式過於激進。所謂「牛仔式」操作,指的是拖車司機競速趕赴事故現場,甚至強行要求車主接受服務的混亂現象。

今年1月起實施的新規試圖通過設定品行審核門檻,及對和Peel地區50公里範圍內的拖車價格設定上限(485),以打擊有組織犯罪並遏制亂收費行為。

然而,報告指出,新規在解決行業激烈競爭方面存在明顯缺陷。報告發現,目前設定的485澳元價格遠低於維持一家典型小型拖車企業正常運轉所需的成本,而每日25澳元的車輛存放費用也嚴重偏低,合理水平應為82澳元。

「定價失衡正在導致拖車服務質量下降,許多小企業主難以維繫生計,這與法規本意背道而馳。」報告警告道。

WATTODA(西澳拖車業主與司機協會)表示,新規未能有效遏制劣質從業者的行為,反而損害了正當經營者的聲譽。

「新規讓真正勤懇努力的拖車業者難以生存。」WATTODA副主席兼秘書Lisa Davies表示,「這將迫使他們退出市場,把機會讓給那些我們本該清理出去的不良從業者,結果將與最初目標南轅北轍。」

她強調,拖車行業中多數為家庭經營單位,「以我自己的公司為例,我們從未被指控過欺詐定價或涉黑行為,卻要承擔新規帶來的不合理成本壓力。」

WATTODA已致信西澳助理交通部長Jessica Stojkovski,表明其清除害群之馬的願望與政府一致,但指出現行制度遠遠不夠。

在隨後與交通事務發言人Jonathon Huston的會談中,協會提出一系列「拯救行業、保護公眾」的緊急改革訴求。

其中最關鍵的一項是建立行業准入許可制度,僅允許受訓、信譽良好的從業者進入市場。協會認為,目前准入門檻過低導致市場過度飽和,形成「拚命搶事故現場」的惡性競爭。

「結果就是客戶服務差、拖車司機與車主、保險公司之間衝突頻發。」Davies表示,她還批評現行的新規中所謂的「合格與適任」審核標準過於模糊,容易被濫用。

根據政府改革方案,所謂「合格與適任」要求拖車司機需接受類似行業的職業背景審查,若存在如襲擊、欺詐、毒品販運或性犯罪等記錄者,將自動被視為不合格。

Incenta報告發布后,WATTODA還提出建立中央調度系統的建議,以按地理位置和響應能力分配拖車任務,而非沿用「誰先到誰拉車」的混亂機制。

「這樣做可以解決『街角守株待兔』的問題,減少拖車數量,緩解行業惡性競爭對形象造成的損害。」來自Perth Towing的Davies補充道。

發言人回應稱,新規正通過打造更安全、公平、高效的行業,逐步淘汰不當行為。

「本屆政府將繼續推進進一步改革,以優化行業生態,惠及正當從業者與廣大車主。」

*以上內容系網友風平浪靜自行轉載自最西澳,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