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澳上學,要不要晚一年,看完這篇再決定

2023年02月11日 12:26

新的學年已經開始兩周了。

有些家庭,特別是家裡有出生於1月到4月的,可能很快要面臨一個難搞的問題:到底要不要讓孩子晚上一年小學呢?

(科普一下:維州的入學月份的劃分是從一年的5月1日到第二年的4月30日。只要你的孩子在這之間滿5歲,就都可以上小學。假如你的孩子是2015年4月出生,那麼他2020年1月就可以上小學了,只不過那時他還不滿5歲。)

我曾經也問過自己無數遍這個問題,因為我的大女兒就出生於1月。

雖然她在幼兒園不缺朋友,個性開朗,具有領導力,就連幼兒園老師也認為她直升小學沒問題。

但是在反覆糾結、了解和觀察后,我還是決定讓她重讀了一年4歲幼兒園。

我清楚這個決定並不容易,所以今天就把我的經歷分享出來,希望多少有幫助。

糾結

1月出生看似沒什麼問題,但等到文文上3歲幼兒園的時候,問題悄悄浮出水面。

我發現,她成了班裡年齡偏小的那一撥兒孩子。

班上大部分孩子出生於2014年5月到12月之間,還有部分重上一年的孩子出生於2014年1月到5月之間。

也就是說同一個班裡的孩子有可能比文文大整整一歲。

文文3歲幼兒園的老師一直覺得她升4歲是沒問題的。因為老師是園長,我很相信她的經驗,就讓孩子直接升入4歲幼兒園。

但是,到了4歲幼兒園,我就有點傻眼兒。

一部分小月齡的孩子直接重上了3歲幼兒園,班裡反而又多了幾位2014年5月前出生的大寶寶,文文乾脆成了班裡最年輕的小朋友。

(最中間的是文文,看看和旁邊那孩子的身高差距)

和4歲班老師反覆溝通,她覺得文文上小學是沒問題的,但我當時糾結的點在於:1.文文的個子比同齡人小,而且差距明顯;

2. 西人普遍喜歡讓孩子晚上一年;

3. 文文喜歡當leader,如果年齡在班裡最小,大概率別人不會聽她的,那麼可能會打擊她的自信心。

最後事實證明我的這些擔憂都是合理的。

了解

1. 一個西人媽媽的故事

我那時真是四處了解,多方打聽,逢人就問。

終於從一個西人媽媽那裡,了解到一些極其重要的情報。

Photo by Eren Li

這個媽媽有三個女兒,都是12月到3月出生。她毅然決定給三個孩子都晚上一年。

她的理由來源於自己的「慘痛」經歷:她說:我自己就是3月出生,我知道現在上學是沒什麼問題,學業也能跟上,問題到VCE(維多利亞高考)結束后才會出現。

到那時,班裡大部分同學已年過18歲,不僅可以喝酒,還可以駕車。

而她當初要等到來年3月才滿18歲,也因此失掉很多聚會的邀請,完全被排除在外。

所以她寧願讓孩子們多上一年,也不要重蹈自己的覆轍。

圖片來自網路

這理由聽起來似乎小題大做。

但我沒在過過18歲。回想自己上學時,被同齡人接受那是相當重要的一件事啊,所以我非常理解她。

所以,經驗告訴我,多和老師溝通,多和其他媽媽聊你的顧慮,通常有相同經歷的人都非常願意分享自己的體會。

有時真是不問不知道,一問嚇一跳。

2. 澳洲上學年齡較其他國家早

通過網上搜索,我發現澳洲入學年齡本身較世界上其他國家是偏早的,大部分國家的入學年齡是6到7歲。

而澳洲有些孩子不到5歲就上小學了。

大腦發育自有其規律,雖然有些孩子認知能力超強,數學、英文都瓜瓜的,但是如果情緒調節能力和社交能力跟不上,也一樣很難適應學校生活。

Photo by Gelgas Airlangga

而這些軟實力是無法拔苗助長的,只能耐心等待其慢慢成熟。

觀察

除了各方了解,我還經常去幼兒園當義工,和其他家庭一起playdates,看看孩子在群體中的表現。

雖然有父母在場時,孩子表現可能不同,但是多少也能看出些端倪。

我就是在觀察到一些事情后,徹底堅定了讓她晚上一年的想法。

Photo by Skitterphoto

那天幼兒園放學后,我帶文文去附近的一個小公園找小朋友們玩兒。

同去的還有幾個2014年2月和5月出生的孩子(我那時對出生年月是相當敏感啊)。

玩了一會兒設施后,幾個大孩子很快開始了自己的遊戲。

我發現,他們不僅比文文高出半個頭,行動也更迅速,語言組織能力也更好。

文文幾次試圖領導未果,最後可能實在沒意思了,乾脆跑過來找我。剩下的時間她都沒有再加入遊戲中。

雖然她什麼也沒說,但我清楚這就是我一直擔心的事情。

Photo by Fabian Centeno

下次和老師見面的時候,我立刻將自己觀察到的和我的擔憂,分享給她。

不得不說,那個老師真的是非常支持父母和孩子,沒有任何質疑,立刻同意給我們準備資料。要知道那可是相當多的文件啊。

直至今日,我們都很感激她。

就這樣,塵埃落定。

直到幼兒園舉辦年終慶祝活動時,再次碰到園長,她還特意提到,非常贊成我讓文文再上一年的決定。

她說通過後來的觀察,認為文文再上一年會準備的更充分。

當初的決定做對了嗎?

事過境遷,今年文文已經上二年級了,我真的很慶幸自己當初沒有否定自己的直覺,也沒有盲目跟隨權威(幼兒園老師)的建議。

晚上一年的好處簡直太多了:孩子多一年的時間發展興趣

雖然我們多上的那一年剛好遇到疫情,哪也不能去。但是如果沒有疫情,我想這一年用來發展課外興趣是再好不過了。

Photo by Lukas

不能出去,我們就利用在家的時間,進行了大量的閱讀。2020年下半年,我接觸到了分級閱讀。

沒想到,文文在短短的幾個月里,從只認識幾個字,到迅速升級打怪,等學前班快結束時,已經開始讀我不大能順利讀完的英文書籍了。

這還真得感謝疫情。

2. 心理、情緒都更加成熟

當然每個孩子情緒發展階段不一樣,需求也不一樣。

以文文喜歡帶頭的性格,多等一年絕對讓她的心理和情緒都更加成熟。

我也看到同班裡,比她年齡小一歲的孩子,雖然也受到大家的喜愛,但是想帶頭幾乎不大可能。

我清楚,對於有的孩子來說,這沒什麼問題,但對文文,這恐怕會是個大問題。

如何決定是否晚上?

晚不晚上,沒有定論,最終解釋權都在父母,除了之前提到的多觀察、多聊,這裏額外給一些小體會:

Photo by Sam Dan Truong

1. 普遍採用的以遊戲(play based learning)為主的教學方式對發展孩子的情緒、社交、認知和解決問題等多方面能力至關重要,這些能力都將決定他們之後在學校是發光發亮(thrive),還是只是生存(survive)。

2. 是否準備好的問題,幼兒園老師主要考察的是孩子情緒和社交兩方面,並非智商;

3. 如果孩子學前班(prep)跟不上,當然可以重讀一年學前班,但是可能會對孩子的自信造成影響;

4. 男孩子通常要比女孩子心智發育晚,如果不晚上,孩子可能會經受更大的壓力,也會帶給父母及老師更多的挑戰。

Photo by Pete Alexopoulos

做這個決定真的挺難,特別是父母要急著完成自己人生計劃的時候,如果孩子能早一年上學,那真是太方便了。

但與此同時,孩子也可能在上學后出現更多問題。

我也和一些當年沒給孩子晚上一年的父母聊過,或多或少,他們都覺得晚上一年或許會更好。

我們一起努力。

*以上內容轉載自澳洲辣媽聯盟,會火對內容或做細微刪改,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