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息也沒用 澳人買房還要靠父母銀行
據《悉尼晨鋒報》報道,雖然買家能拿得出來的買房的資金已經減少,而房價持續上漲,現在二者之間的差異可能需要10次降息才能抹平。
但澳儲行不太可能降息10次,今年可能最多降息3次。
本周二,澳儲行宣布現金利率按息不動,過去2年,澳儲行加息的速度創下了新高。澳儲行表示,是否加息或降息,還要根據經濟數據而定。
借貸能力和信心受到了打擊,導致房價下降。雖然利率依然很高,但現在房價已經反彈,對很多沒有家庭幫助的人亂說,買房對很多人來說依然是望塵莫及。
AMP首席經濟學家Shane Oliver表示,房價的可負擔性降低了30%。
首府城市的住宅房價中位值為78.9萬澳元左右,但對於支付20%首付且收入為平均水平的普通民眾來說,房價在42.7萬澳元或以下的房子才是可負擔的。
Oliver說:「這次的情況有些奇怪,根據CoreLogic的數據房價最開始是跟隨借貸能力的下降而下降的,但之後再次上漲,而且創下歷史新高,但其實借貸能力依然很糟糕。看上去非常奇怪。」
「是父母銀行的影響嗎?還是疫情期間存款緩衝帶來的影響。在大多數消費者調查中,大家對住房是持有懷疑態度的。房價的反彈可能是受到了一小群有現金的買家的影響。但小範圍的房價反彈是無法持續的。」
Impact Economic and Policy經濟學家Angela Jackson表示:「我們現在已經到了如果沒有家長支持就買不起房的程度,這對平等有很大的影響,這和你個人的努力及人生中的際遇都沒有關係了,這對社會平等和未來生產力來說都不是一件好事。」
Jackson稱,在可負擔性惡化的當下,買房的最好方式應該是通過疫情期間的存款。
在疫情期間,需求受限且政府提供刺激政策,家庭存款大度增多。這也使很多人可以用來買房的錢增多。」
「從父母那裡獲得幫助也變得越來越常見,我們預計這種情況還會持續。」
Property Bureau買家權益人士Alastair Mairs表示,父母銀行現在已經非常普遍,很多換大房的買家使用父母的財富是很常見的事。
「這是一個很大的因素。」
Mairs稱,高利率也導致父母投資者離開房地產市場。「但有錢人會越來越有錢,事情就是如此。有錢的投資者會拿走4%或5%的租房收益率。」
*以上內容系網友風平浪靜自行轉載自1688 澳 洲 新 聞 網,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