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避雷!澳洲超市裡那些「健康」食物,其實都是坑
最近有沒有發現,超市裡越來越多的產品打著「低碳水」、「高蛋白」、「天然無添加」的旗號,看起來健康滿分,實際吃進去才發現——不僅不健康,有的甚至比垃圾食品還糟!
營養師Susie Burrell就點名了5類「偽健康食品」,很多媽媽一看:不就是我家孩子天天在吃的嗎?!快來看看你家有沒有踩雷
雷區一:健康小零食 = 巧克力棒?
別以為「麥片棒」「蛋白棒」就等於健康。現在市面上很多所謂的「高蛋白零食」,其實就是換了個包裝的巧克力棒,外面一層巧克力,裏面添加劑一堆,根本不是什麼天然穀物或乾果。
看成分表!如果一根棒子上寫著十幾個你不認識的化學名字,還標榜「無糖無脂低碳水」——快跑!
代表產品:Mayver』s 低碳高蛋白棒
Noshu 蛋白棒
雷區二:顏色花哨的wrap,真的比麵包好嗎?
很多媽媽以為wrap比吐司更健康,尤其是那種綠色「菠菜味」、橙色「胡蘿蔔味」的——其實這些都是營銷!
這類產品為了做成柔軟又不易破的薄餅,往往加入了大量加工成分。而那些號稱「含蔬菜」的wrap,很多只是加了點顏色劑,蔬菜含量少得可憐。
更好的選擇:真正的全麥吐司或普通全穀物wrap。
代表產品:Simson』s Pantry 低碳生酮wrap
Helga』s 菠菜香草wrap
雷區三:蔬菜變薯片,一點都不健康
「我不給孩子吃薯片,買的都是『蔬菜棒』」——很多媽媽會這樣說。但超市裡那些「veggie chips」,其實都是高度加工的產品,比如把胡蘿蔔加工成蓬鬆的條狀,還加了不少調味料甚至味精(MSG)。
這種零食不僅脂肪高,碳水也容易讓血糖飆升,還完全沒有飽腹感。
代表產品:Infuzions 蔬菜棒
Harvest Snaps 烤豌豆脆片
雷區四:超市醬料,90%是油和奶?
很多人愛吃蘸醬,尤其孩子們愛吃玉米片+「鱷梨醬」或「辣椒醬」——但你知道嗎?不少醬料的主要成分並不是蔬菜,而是奶油、芝士、植物油!
看似「綠色」的醬,其實就是一盒脂肪+色素。
小貼士:選那種蔬菜佔比90%以上的醬,自己做也很簡單:牛油果+檸檬+鹽就能搞定。
代表產品:Chris』 Avocado Dip
Coles 辣味辣椒醬
雷區五:冷凍雞塊,可能只有30%是雞肉!
為了省時間,很多家庭冰箱里都會備點冷凍雞塊、雞柳。但你有沒有注意成分?有些冷凍雞塊,雞肉只佔30%,其餘都是麵粉、油、添加劑……營養幾乎為零。
記得看包裝!蛋白質含量低於60%的,慎買!
代表產品:Family Faves 雞柳
Steggles 脆皮雞塊
別讓超市的「健康」標籤騙了你。真正健康的食物,不需要太多修飾和添加劑。全穀物、水果、蔬菜、優質蛋白,才是我們和孩子該吃的。
媽媽們不需要百分百「乾淨飲食」,但咱還是可以更聰明地挑選,讓家人吃得更安心!
*以上內容系網友指點山河自行轉載自悉尼辣媽幫,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