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庫呼籲禁止富人負扣稅 國庫每年可增收逾10億元

2018年03月08日 9:34

來源:1688澳洲新聞網

富裕的房地產投資者可能會被禁止享受優惠,此舉可以使聯邦預算的年收入增加超過10億元,同時緩解財相(Scott )對「普通」投資者的擔憂。

這是根據住房和城市研究所(AHURI)的委託進行的一項研究,這個獨立智庫表示,它已經提出了一些「政治上可以接受的」房產稅改革方案。

其中一種選擇,就是禁止收入最高的25%人口利用租金損失來抵消所得稅。模型顯示,這一稅級的投資者平均將損失3149元的負扣稅優惠。

與此同時,澳大利亞收入較低的50%工作者可以獲得100%的負扣稅優惠,也就是說,這些投資者平均可以節省742元。

而中等收入者可以獲得50%的稅惠,平均節省1203元,低於目前的2362元。

這份報告是AHURI委託的一系列關於住房負擔能力問題的政策論文中的最新一份。

第一份論文建議吧每年的房產稅從47元提高到130元,用於資助取消印花稅,並以基礎廣泛的土地稅取而代之。

科廷大學經濟學教授艾倫·鄧肯(Alan Duncan)寫道:「目前的負扣稅政策嚴重向高收入者傾斜,這引發人們對這些政策在多大程度上加劇了澳大利亞收入和財富不平等的擔憂。」

房產稅是兩黨的主要政策分歧。

不會做出任何改變,但已承諾將50%的資本利得稅優惠削減一半,並僅允許新建房屋享受負扣稅。但這種變化將對租金和房價造成何種影響,仍存在爭議。

格拉坦研究所(Grattan Institute)的模型發現,如果資本利得稅優惠減少一半,而投資者不再能夠用租金損失抵扣所得稅,房價將下降2%。

AHURI模型提出的另一個建議是對租金損失可以享受的稅惠設定上限。

典型的負扣稅投資者是中年男性,全職工作,扣除租金開支后的平均應納稅收入為80,000元。

這樣的投資者平均每年節稅1615元。但如果租金損失的減稅上限為40,000元,那麼他的減稅金額只會下降25元。但是,如果設定5000元的上限,他的節稅金額將下降60%,也就是平均只能節省694元。

報告稱,如果設定5000元的限制,財政收入將增加26億元。

另一種選擇是根據擁有的房地產數量來區分「精明投資者」和「普通投資者」。只擁有一棟房子的人可以申請100%的負扣稅優惠,擁有更多房子的人不得享受負扣稅。這樣一來,富人每年將損失2156元的減稅。

報告稱,組合運用這些措施,可以過渡到更加公平的制度。